Wi-Fi 接入过程
- STA (工作站)启动初始化,开始正式使用,向AP 发送数据幀前,要经过以下三个阶段才能接入:
- 扫描(SCAN)
- 认证(Authentication)
- 关联(Association)
Scan and Discovery(扫描)
扫描参数
参数 | 说明 |
---|---|
BSS Type | Independent、Infrastructure 或both |
BSSID | individual 或 broadcast |
SSID | 网络名 |
ScanType | 主动扫描(active ) :主动发送Probe Request 帧,发现该区的无线网络 被动扫描(passive):被动聆听Beacon 帧,节省电量 |
ChannelList | 进行扫描时,若非主动发送Probe Request 帧,就在某个信道被动聆听目前有哪些网络存在 |
ProbeDelay | 主动扫描探测某个信道期间,为了避免STA一直等不到Probe Response 帧,设置的逾时计时器,以微秒为单位 |
MinChannelTime / MaxChannelTime | 扫描每个特定信道时,所使用的最小与最大的时间量,以TU(时间单位) |
主动扫描 - (特点:能迅速扫描到AP)
- 在infrastructure 网络(基础型)中,AP负责传送Beacon 帧,回应Probe Request。
- 在IBSS 网络(独立型)中,STA 彼此轮流负责传送Beacon 帧,回应Probe Response 的STA会经常改变。
- infrastructure 网络 主动扫描流程:
- STA在每个信道上发送探测请求帧 (Probe Request)
- AP收到探测请求帧后,发送探测响应(Probe Response )
- STA向选定的AP发送关联请求帧 (Association Request)
- AP向STA发送关联响应帧(Association Response)
被动扫描 - (特点:扫描时间较长,STA省电)
- 在不同信道中,监听AP定期发送的Beacon帧来发现无线网络。
- Beacon帧中包含AP所属的BSS的基本信息和能力。(BSSID、SSID、支持的速率、认证方式,加密算法、Beacons帧发送间隔,使用的信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