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RCP 初印象:打破传统网络开发束缚

在传统的网络开发中,我们常常会遭遇诸多痛点。就拿 HTTP 请求来说,设置复杂,从请求头的配置到请求参数的处理,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开发者小心翼翼地编写大量代码。而且,在处理复杂业务场景时,比如多表单提交、双向证书校验等,传统的 Network Kit 中 HTTP 请求能力显得力不从心,实现起来困难重重,代码量剧增,开发效率大打折扣 。
而 RCP,即远程通信平台(remote communication platform)的出现,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曙光。它就像是一位全能的助手,提供了强大的网络数据请求功能。相较于 Network Kit 中 HTTP 请求能力,RCP 在易用性上有着质的飞跃。它采用了更为简洁直观的 API 设计,开发者无需再为繁琐的配置而烦恼,能够更快速地实现网络请求功能。
在功能丰富度方面,RCP 更是展现出了巨大的优势。它支持场景化网络 API,能够根据不同的业务场景提供更贴合需求的解决方案;支持网络代理、自定义 DNS 解析,让网络请求更加灵活可控;还支持自定义证书校验、服务器身份校验等,为网络通信的安全性提供了坚实保障,这些都是传统 HTTP 请求难以企及的。
二、RCP 与 HTTP 深度剖析:差异中见真章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 RCP 与 HTTP 的区别,我精心整理了以下表格,从功能分类、功能名称和功能描述三个维度进行对比:
功能分类 |
功能名称 |
功能描述 |
HTTP |
RCP |
基础功能 |
发送 PATCH 类型请求 |
以 PATCH 的方式请求 |
不支持 |
支持 |
基础功能 |
设置会话中 URL 的基地址 |
会话中 URL 的基地址将自动加在 URL 前面,除非 URL 是一个绝对的 URL |
不支持 |
支持 |
基础功能 |
取消自动重定向 |
HTTP 请求不会自动重定向 |
不支持 |
支持 |
基础功能 |
拦截请求和响应 |
在请求后或响应前进行拦截 |
不支持 |
支持 |
基础功能 |
取消请求 |
发送请求前取消、发送请求过程中取消、请求接收后取消 |
不支持 |
支持 |
基础功能 |
响应缓存 |
是否使用缓存,请求时优先读取缓存。缓存跟随当前进程生效,新缓存会替换旧缓存 |
不支持 |
支持 |
基础功能 |
设置响应数据的类型 |
设置数据以何种方式返回,将要响应的数据类型可设置为 string、object、arraybuffer 等类型 |
支持 |
不支持 |
基础功能 |
定义允许的 HTTP 响应内容的最大字节数 |
服务器成功响应时,在获取数据前校验响应内容的最大字节数 |
支持 |
不支持 |
证书验证 |
自定义证书校验 |
自定义逻辑校验客户端和服务端的证书,判断是否可以连接 |
不支持 |
支持 |
证书验证 |
忽略 SSL 校验 |
在建立 SSL 连接时不验证服务器端的 SSL 证书 |
不支持 |
支持 |
DNS |
自定义 DNS 解析 |
包括自定义 DNS 服务器或静态 DNS 规则 |
不支持 |
支持 |
RCP 特有 |
捕获详细的跟踪信息 |
在会话中的 HTTP 请求期间捕获详细的跟踪信息。跟踪有助于调试、性能分析和深入了解通信过程中的数据流 |
不支持 |
支持 |
RCP 特有 |
数据打点,获取 HTTP 请求的具体数据 |
HTTP 请求各阶段的定时信息 |
不支持 |
支持 |
从表格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RCP 在功能上比 HTTP 更加丰富和强大。例如,在发送 PATCH 类型请求时,RCP 能够轻松实现,而 HTTP 却无能为力。在设置会话中 URL 的基地址方面,RCP 也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为开发者提供了更便捷的方式来管理和维护请求地址 。在证书验证和 DNS 解析等关键领域,RCP 同样表现出色,支持自定义证书校验和 DNS 解析,大大增强了网络通信的安全性和灵活性 。
三、开发实战:构建 RCP 基础网络请求
(一)发送请求:多样方式,随心选择
通过 RCP 模块,我们能够轻松发起各种基础的网络请求,如 GET、POST、HEAD、PUT、DELETE、PATCH、OPTIONS 等。在实际开发中,不同的请求方法有着不同的用途。以 PATCH 请求为例,假设我们有一个用户信息对象 UserInfo,其中包含 userId、userName、userGender 等 10 个字段 。在某个特定页面,根据需求只能修改 userName 字段,此时就可以使用 PATCH 请求来更新局部资源。
实现这一功能的思路并不复杂。首先,我们需要导入 rcp 模块,这是使用 RCP 功能的基础。然后创建 headers,设置可接受的数据内容的类型为 json 字符串,这样服务器就能准确知道我们期望的数据格式 。接着创建 modifiedContent,传入想要修改的内容。之后调用 rcp.createSession () 创建通信会话对象 session,这就像是建立了一条与服务器沟通的通道 。再使用 new rcp.Request () 方法创建请求对象 req,在这个过程中指定请求的 URL、方法(这里是 PATCH)、请求头和请求内容。最后调用 session.fetch () 方法发起请求,并通过 then 和 catch 来处理响应结果和错误信息。
下面是核心代码示例:
// 定义请求头
let headers: rcp.RequestHeaders = {'accept': 'application/json'};
// 定义要修改的内容
let modifiedContent: UserInfo = {'userName': 'xx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