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成员对象中,在调用析构函数时和预想的不一样,查找资料整理如下:
析构函数在对象消亡时即自动被调用。下面通过一个例子来加深对析构函数生存期的理解。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Demo
{
public:
Demo(int i)
{
id=i;
cout<<"id="<<id<<"constructed"<<endl;
}
~Demo()
{
cout<<"id="<<id<<"destructed"<<endl;
}
private:
int id;
};
Demo d1(1);
void Func()
{
static Demo d2(2);
Demo(3);
cout<<"func"<<endl;
}
int main() {
Demo d4(4);
cout<<"main"<<endl;
Func();
cout << "main ends" << endl;
return 0;
}
结果如下:
id=1constructed
id=4constructed
main
id=2constructed
id=3constructed
id=3destructed
func
main ends
id=4destructed
id=2destructed
id=1destructed
要分析程序的输出,首先要看有没有全局变量。因为全局变量时进入main以前就形成的,所以全局对象在main函数开始执行前就会被初始化。本程序第20行定义了全局对象d1,因此d1初始化引发构造函数调用,导致了第1)行的输出。
main函数开始执行后,局部变量d4初始化,导致第2)行的输出。
进入Func函数后,第24行静态局部变量d2初始化导致第4)行的输出。静态局部对象在函数第一次调用并执行到定义它的语句时初始化,生产期一直持续到整个程序结束,所以即使Func调用结束了,d2也不会消亡。Func中的d3初始化导致了第5)行的输出,Fun调用结束后d3消亡导致第6)的输出。
main函数结束时,其局部变量d4消亡导致第9)行的输出。整个程序结束时,静态局部对象d2和全局对象d1消亡导致第10)11)行的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