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C背后的故事&C程序常量变量的地址分配

本文围绕C语言展开学习。首先介绍在Linux系统下用gcc生成静态库和动态库的过程,还对程序代码进行改编并生成可执行程序,对比不同库链接后的文件大小。接着说明gcc编译工具集各软件用途及EFF文件格式。最后编写C程序,对比Ubuntu和STM32下堆、栈、全局、局部变量分配地址,加深对存储器地址映射的理解。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一.  学习并掌握可执行程序的编译、组装过程。学习任务如下:

(1)阅读、理解和学习材料“用gcc生成静态库和动态库”和“静态库.a与.so库文件的生成与使用”,请在Linux系统(Ubuntu)下如实仿做一遍。

1.用gcc生成静态库和动态库

第 1 步:编辑生成例子程序 hello.h、hello.c 和 main.c。

创建一个目录,保存本次练习的文件。

#mkdir test1
#cd test1


然后用 vim、nano 或 gedit 等文本编辑器编辑生成所需要的 3 个文件。
hello.c(见程序 2)是函数库的源程序,其中包含公用函数 hello,该函数将在屏幕上输出"Hello
XXX!"。hello.h(见程序 1)为该函数库的头文件。main.c(见程序 3)为测试库文件的主程序,
在主程序中调用了公用函数 hello。
程序 1: hello.h

#ifndef HELLO_H
#define HELLO_H
void hello(const char *name);
#endif //HELLO_H


程序 2: hello.c

#include <stdio.h>
void hello(const char *name)
{
printf("Hello %s!\n", name);
}


程序 3: main.c
 

#include "hello.h"
int main()
{
hello("everyone");
return 0;
}

 

第 2 步:将 hello.c 编译成.o 文件。

在系统提示符下键入以下命令得到 hello.o 文件。

#gcc -c hello.c

运行 ls 命令看看是否生存了 hello.o 文件。 

# ls

第 3 步:由.o 文件创建静态库。

静态库文件名的命名规范是以 lib 为前缀,紧接着跟静态库名,扩展名为.a。在系统提示符下键入以下命令将创建静态库文件libmyhello.a。

# ar -crv libmyhello.a hello.o

运行 ls 命令查看结果 

# ls

 

第 4 步:在程序中使用静态库。
#gcc main.c libmyhello.a -o hello

第 5 步:由.o 文件创建动态库。

动态库文件名命名规范和静态库文件名命名规范类似,也是在动态库名增加前缀 lib,但其 文件扩展名为.so。

# gcc -shared -fPIC -o libmyhello.so hello.o 

使用 ls 命令看看动态库文件是否生成 

#ls

第 6 步:在程序中使用动态库。

程序中使用动态库和使用静态库完全一样,也是在使用到这些公用函数的源程序中包含 这些公用函数的原型声明,然后在用 gcc 命令生成目标文件时指明动态库名进行编译。

# gcc -o hello main.c -L. -lmyhello
# ./hello

 

 将文件 libmyhello.so 复制到目录/usr/lib 中,再尝试。

# mv libmyhello.so /usr/lib
# ./hello

 先删除除.c 和.h 外的所有文件,恢复成我们刚刚编辑完举例程序状态

# rm -f hello hello.o /usr/lib/libmyhello.so

再来创建静态库文件 libmyhello.a 和动态库文件 libmyhello.so。

# gcc -c hello.c
# ar -cr libmyhello.a hello.o (或-cvr )
# gcc -shared -fPIC -o libmyhello.so hello.o

 运行 gcc 命令来使用函数库 myhello 生成目 标文件 hello,并运行程序 hello。

# gcc -o hello main.c -L. –lmyhello
# ./hell

2.静态库.a与.so库文件的生成与使用

第 1 步:编辑生成例子程序 件 A1.c 、 A2.c、 A.h、 test.c 。

A1.c

#include <stdio.h>
void print1(int arg){
printf("A1 print arg:%d\n",arg);
}

A2.c

#include <stdio.h>
void print2(char *arg){
printf("A2 printf arg:%s\n", arg);
}

A.h

#ifndef A_H
#define A_H
void print1(int);
void print2(char *);
#endif

test.c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A.h"
int main(){
print1(1);
print2("test");
exit(0);
}

第 2 步:静态库.a 文件的生成与使用 

 

第 3 步 :共享库.so 文件的生成与使用

(2)在第一次作业的程序代码基础进行改编,除了x2x函数之外,再扩展写一个x2y函数(功能自定),main函数代码将调用x2x和x2y ;将这3个函数分别写成单独的3个 .c文件,并用gcc分别编译为3个.o 目标文件;将x2x、x2y目标文件用 ar工具生成1个 .a 静态库文件, 然后用 gcc将 main函数的目标文件与此静态库文件进行链接,生成最终的可执行程序,记录文件的大小。

sub2.c

#include<stdio.h>
float x2y(int a,int b){
float c;
c=a+b;
return c;
}

(3)将x2x、x2y目标文件用 ar工具生成1个 .so 动态库文件, 然后用 gcc将 main函数的目标文件与此动态库文件进行链接,生成最终的可执行程序,记录文件的大小,并与之前做对比。

 

二. Gcc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请说明gcc编译工具集中各软件的用途,了解EFF文件格式。学习任务如下:

Linux GCC 常用命令

  1. 预处理:gcc -E test.c -o test.i 或 gcc -E test.c。GCC的-E选项可以让编译器在预处理后停止,并输出预处理结果。

  2. 编译为汇编代码:gcc -S test.i -o test.s。GCC的-S选项表示程序编译期间,在生成汇编代码之后停止,-o输出汇编代码文件。

  3. 汇编:gcc -c test.s -o test.o。将上一小节生成的汇编代码文件test.s,通过gas汇编器编译为目标文件。

  4. 连接:gcc test.o -o test。将上一小节中生成的test.o,与C标准输入输出库进行连接,最终生成程序test。

  5. 检错:

    • gcc -pedantic test.c -o test。-pedantic选项能够帮助程序员发现一些不符合ANSI/ISO C标准的代码,但不是全部。
    • gcc -Wall test.c -o test。-Wall能够使GCC产生更多的警告信息。
    • gcc -Werror test.c -o test。-Werror选项会使GCC在所有产生警告的地方停止编译,迫使程序员对代码进行修改。

GCC 编译器背后的故事

1.预处理

gcc -E hello.c -o hell

2.编译

gcc -S hello.i -o hello.s

3.汇编

gcc -c hello.s -o hello

4.链接

size hello //使用 size 查看大小

查看可执行文件链接其他动态库(主要是 Linux 的 glibc 动态库) 

 使 用 命 令 “ gcc -static hello.c -o hello”则 会 使 用 静 态 库 进 行 链 接 , 生成的 ELF 可执行文件的大小(使用 Binutils 的 size 命令查看)和链接的 动态库(使用 Binutils 的 ldd 命令查看)


三.  编写一个C程序,重温全局常量、全局变量、局部变量、静态变量、堆、栈等概念,在Ubuntu(x86)系统和STM32(Keil)中分别进行编程、验证(STM32 通过串口printf 信息到上位机串口助手) 。

(1)归纳出Ubuntu、stm32下的C程序中堆、栈、全局、局部等变量的分配地址,进行对比分析;

  1. 堆(Heap):
    在 Ubuntu 和 STM32 上,堆是用于动态内存分配的区域。程序在运行时可以使用 malloc、calloc 或 realloc 函数从堆中分配内存,并在使用完后使用 free 函数释放内存。在 Ubuntu 上,堆通常从高地址开始向下增长,而在 STM32 上,堆通常从低地址开始向上增长。

  2. 栈(Stack):
    在 Ubuntu 和 STM32 上,栈是用于存储局部变量和函数调用信息的区域。当函数被调用时,它的参数、返回地址和局部变量都被推送到栈上。在 Ubuntu 上,栈通常从高地址开始向下增长,而在 STM32 上,栈通常从低地址开始向上增长。

  3. 全局变量(Global Variables):
    在 Ubuntu 和 STM32 上,全局变量是存储在全局/静态存储区的变量,它们在程序的整个生命周期内都存在。在 Ubuntu 上,全局变量通常存储在程序的数据段中,而在 STM32 上,全局变量通常存储在 Flash 存储器中。

  4. 局部变量(Local Variables):
    在 Ubuntu 和 STM32 上,局部变量是存储在栈上的变量,它们在函数被调用时创建,并在函数返回时销毁。在 Ubuntu 和 STM32 上,局部变量的存储方式相同,都是从高地址开始向下增长。

(2)加深对ARM Cortex-M/stm32F10x的存储器地址映射的理解。下图是一个Cortex-M4的存储器地址映射示意图(与Cortex-M3/stm32F10x基本相同,只存在微小差异) 

Cortex-M 的内存模型包括几个不同的内存区域,每个区域都有特定的用途和访问权限。而在Cortex-M 中,每个内存区域都有一个唯一的地址范围,称为地址映射。地址映射确定了每个内存区域在内存空间中的位置,以及它们的大小和访问权限。通过了解地址映射,开发人员可以编写正确访问内存区域的代码,并避免访问不允许的内存区域。

资源下载链接为: https://pan.quark.cn/s/790f7ffa6527 在一维运动场景中,小车从初始位置 x=-100 出发,目标是到达 x=0 的位置,位置坐标 x 作为受控对象,通过增量式 PID 控制算法调节小车的运动状态。 系统采用的位置迭代公式为 x (k)=x (k-1)+v (k-1) dt,其中 dt 为仿真过程中的恒定时间间隔,因此速度 v 成为主要的调节量。通过调节速度参数,实现对小车位置的精确控制,最终生成位置 - 时间曲线的仿真结果。 在参数调节实验中,比例调节系数 Kp 的影响十分显著。从仿真曲线可以清晰观察到,当增大 Kp 值时,系统的响应速度明显加快,小车能够更快地收敛到目标位置,缩短了稳定时间。这表明比例调节在加快系统响应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适当增大比例系数可有效提升系统的动态性能。 积分调节系数 Ki 的调节则呈现出不同的特性。实验数据显示,当增大 Ki 值时,系统运动过程中的波动幅度明显增大,位置曲线出现更剧烈的震荡。但与此同时,小车位置的变化速率也有所提高,在动态调整过程中能够更快地接近目标值。这说明积分调节虽然会增加系统的波动性,但对加快位置变化过程具有积极作用。 通过一系列参数调试实验,清晰展现了比例系数和积分系数在增量式 PID 控制系统中的不同影响规律,为优化控制效果提供了直观的参考依据。合理匹配 Kp 和 Ki 参数,能够在保证系统稳定性的同时,兼顾响应速度和调节精度,实现小车位置的高效控制。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