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算法
-
快速排序算法
1.定义
2.算法实现- python语句实现
- C语言实现
-
复杂度分析
快速排序算法
1.定义
快速排序(Quicksort)是对冒泡排序的一种改进。
它的基本思想是:通过一趟排序将要排序的数据分割成独立的两部分,其中一部分的所有数据都比另外一部分的所有数据都要小,然后再按此方法对这两部分数据分别进行快速排序,整个排序过程可以递归进行,以此达到整个数据变成有序序列。
排序思想:
- 首先设定一个分界值,通过该分界值将数组分成左右两部分。
- 将大于或等于分界值的数据集中到数组右边,小于分界值的数据集中到数组的左边。此时,左边部分中各元素都小于或等于分界值,而右边部分中各元素都大于或等于分界值。
- 然后,左边和右边的数据可以独立排序。对于左侧的数组数据,又可以取一个分界值,将该部分数据分成左右两部分,同样在左边放置较小值,右边放置较大值。右侧的数组数据也可以做类似处理。
- 重复上述过程,可以看出,这是一个递归定义。通过递归将左侧部分排好序后,再递归排好右侧部分的顺序。当左、右两个部分各数据排序完成后,整个数组的排序也就完成了。
B站视频讲解链接: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48365195?from=search&seid=15884691371862736090
2.算法实现
def quick_sort(data):
"""快速排序"""
if len(data) >= 2: # 递归入口及出口
mid = data[len(data)//2] # 选取基准值,也可以选取第一个或最后一个元素
left, right = [], [] # 定义基准值左右两侧的列表
data.remove(mid) # 从原始数组中移除基准值
for num in data:
if num >= mid:
right.append(num)
else:
left.append(num)
return quick_sort(left) + [mid] + quick_sort(right)
else:
return data
结果验证:
array = [2,3,5,7,1,4,6,15,5,2,7,9,10,15,9,17,12]
print(quick_sort(array))
输出结果:
[1, 2, 2, 3, 4, 5, 5, 6, 7, 7, 9, 9, 10, 12, 15, 15, 17]
C语言实现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Qsort(int arr[], int low, int high){
if (high <= low) return;
int i = low;
int j = high + 1;
int key = arr[low];
while (true)
{
/*从左向右找比key大的值*/
while (arr[++i] < key)
{
if (i == high){
break;
}
}
/*从右向左找比key小的值*/
while (arr[--j] > key)
{
if (j == low){
break;
}
}
if (i >= j) break;
/*交换i,j对应的值*/
int temp = arr[i];
arr[i] = arr[j];
arr[j] = temp;
}
/*中枢值与j对应值交换*/
int temp = arr[low];
arr[low] = arr[j];
arr[j] = temp;
Qsort(arr, low, j - 1);
Qsort(arr, j + 1, high);
}
int main()
{
int a[] = {57, 68, 59, 52, 72, 28, 96, 33, 24};
Qsort(a, 0, sizeof(a) / sizeof(a[0]) - 1);/*这里原文第三个参数要减1否则内存越界*/
for(int i = 0; i < sizeof(a) / sizeof(a[0]); i++)
{
cout << a[i] << "";
}
return 0;
}
复杂度分析
时间复杂度
O(nlog2n)
本文深入解析了快速排序算法,包括其定义、排序思想、Python和C语言实现方式,并提供了详细的代码示例。同时,文章还分析了快速排序的时间复杂度。
18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