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学习单片机的同学可以关注、私信我或者在评论区回复我要入门。每个人在搞单片机的时候都会面临一个选择是搞软件开发还是硬件开发,我选择了硬件开发。主要原因就是老师说硬件难度大一些,门槛高,本以为门槛高就会竞争小。想法是非常美好的,可是现实确实很骨感,结果可想而知。搞硬件从芯片选型到硬件原理图、PCB、焊接、单片机软件、上位机软件等自己全部都要搞定,各种打杂的工作测试的工作都要做,在二线城市三千一个月。后来,我就决定不干了,领导劝了我几次,以前很自信的认为是领导珍惜人才,现在才明白别人不是惜才,在简历中很难得找到技能可以工价低廉员工,关键是还不反抗,耐操。
经历了实习和首次工作的毒打以后,我决定往软件走看看情况,硬件这东西心理压力非常大,不能出任何差错,少画了一个电阻直接导致处理芯片烧毁一批板卡废掉。由于我不是科班出生,想系统的学习一下计算机知识,就报学习课程,结果学完以后,其实薪资8k也没有达到我预期的目标,相比那些做前端动不动就15k的本科应届生来说太低了,但是比原来是好上不少。
经过几次跳槽之后我明白了行情。一个人的技能是否值钱和这个技能的难度是没有太大的关系,决定岗位工资的高低主要是市场需求。市面上如果需要10000软件岗位,但是高校只能培养出800专业的人员,这些人的薪资就会很高。反过来说如果全年只需要100个做编译器的软件工程师,但是每年光做编译器的博士研究生都有200个毕业的话。无论你在大学四年中多么努力学习,你可能连实习的机会都没有。
虽然做软件的程序猿会“自相残杀”,就是所谓的给程序猿排名,然后“末位淘汰”。将同一个项目的程序猿分成10人左右的小团队,然后让每个团队都必须按照贡献排个顺序出来。领导只需要关注所有团队里面排第一的人,就大体明白一个团队的水准,把所有的第一人的述职报告拿出来,放到更高级别的会议里再讨论出一个top1里的top1。然后重点表彰一下,升职加薪。至于那种排名最后的员工,直接告诉他,下次考核再是这样,就会滚蛋。但是硬件可能连这个内卷的机会都没有,一个项目需要的硬件相比软件来说是少得可怜。
本期先分享到这里,想要进群学习单片机编程的同学可以私信我,回复“我要入门”,与我们一起成长,喜欢的可以点个赞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