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牌环(Token-Ring)

本文介绍了令牌环(Token-Ring)网络的基础原理及特点。令牌环是一种局域网接入方式,通过令牌来避免网络中的冲突,提高了数据传送率,并支持设置传送优先级。文章还探讨了令牌环的工作流程和网络拓扑结构。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令牌环(Token-Ring)是定义在IEEE 802.5标准中的一种局域网接入方式。

令牌环网络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令牌(代表发讯号的许可)来避免网络中的冲突,与使用冲突检测算法CSMA/CD以太网相比,提高网络的数据传送率。此外,还可以设定传送的优先度。一个4M的令牌环网络和一个10M的以太网数据传送率相当,一个16M的令牌环网络的数据传送率接近一个100M的以太网。但网络不可复用,导致网络利用率低下。当网络中一个结点拿到令牌使用网络后,不管此结点使用多少带宽,其它结点必须等待其使用完网络并放弃令牌后才有机会申请令牌并使用网络。此外网络中还需要专门结点维护令牌。

令牌环也暗示了除了使用令牌外,这还是一个环形的网络拓扑。令牌环是一个OSI 7层模型中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协议。除了4Mbps,16Mbps外,IEEE 802.5也定义了100Mbps和1Gbps的数据率,不过后两者极少被用到。

令牌环网络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由IBM开发出,很长一段时间是IBM的网络标准,被所有IBM生产的计算机支持。令牌环可以桥接器或 router 连接其他网络。令牌环网络在实际应用中确确实实是“环”形网络,只不过由于使用所谓多站接入单元的设备,可以实现星形的布线。这样一个设备具有一定智能,会将不用的端口环接起来,使令牌能畅通。IEEE 802.5标准是主要基于IBM的令牌环网络的,但是也有一些细微的差别。

[编辑] 传输方法

传送数据时会由掌握token的电脑先发送数据。接收数据的电脑会检查frame表头,若是送给自己的则处理之。无论是否是送给自己的,都会再传下去,传一圈后检查资料是否相同以确定资料没有传输错误。 待送完数据后可以依需要调整token的优先度(改得比自己的优先度低),再把token传递到下一台电脑。 若接收到token但优先度较自己的高,则得要把token传递到下一台电脑。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