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lwIP网络开发学习笔记——以太网基础

本文深入探讨了物联网中的 lwIP 网络开发,重点讲解了以太网硬件设计,包括物理层接口、MII 协议、STM32以太网连接以及PHY的信号解释。同时,介绍了MAC802.3帧格式、FIFO、DMA和TCP/IP协议簇,如ARP、ICMP、DHCP和DNS等。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loT

loT网络架构
TCP/IP协议簇
lwIP协议栈:栈是指实现协议的源代码

C/S架构 vs B/S架构

osi模型7层
TCP/IP模型

以太网硬件设计

物理层接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MCU/CPU通过MAC层使用MII/RMII/SNI协议和物理层进行通信
Magnetics-网络变压器
STM32以太网连接图

MII_TX_CLK:发送数据使用的时钟信号,对于10M位/s的数据传输,此时钟为2.5MHz,对于100M位/s的数据传输,此时钟为25MHz。
MII_RX_CLK:接收数据使用的时钟信号,对于10M位/s的数据传输,此时钟为2.5MHz,对于100M位/s的数据传输,此时钟为25MHz。
MII_TX_EN:传输使能信号,此信号必需与数据前导符的起始位同步出现,并在传输完毕前一直保持。
MII_TXD[3:0]:发送数据线,每次传输4位数据,数据在MII_TX_EN信号有效时有效。MII_TXD[0]是数据的最低位,MII_TXD[3]是最高位。当MII_TX_EN信号无效时,PHY忽略传输的数据。
MII_CRS:载波侦听信号,仅工作在半双工模式下,由PHY控制,当发送或接收的介质非空闲时,使能此信号。 PHY必需保证MII_CRS信号在发生冲突的整个时间段内都保持有效,不需要此信号与发送/接收的时钟同步。
MII_COL:冲突检测信号,仅工作在半双工模式下,由PHY控制,当检测到介质发生冲突时,使能此信号,并且在整个冲突的持续时间内,保持此信号有效。此信号不需要和发送/接收的时钟同步。
MII_RXD[3:0]:接收数据线,每次接收4位数据,数据在MII_RX_DV信号有效时有效。MII_RXD[0]是数据的最低位,MII_RXD[3]是最高位。当MII_RX_EN无效,而MII_RX_ER有效时,MII_RXD[3:0]数据值代表特定的信息
MII_RX_DV:接收数据使能信号,由PHY控制,当PHY准备好数据供MAC接收时,使能该信号。此信号必需和帧数据的首位同步出现,并保持有效直到数据传输完成。在传送最后4位数据后的第一个时钟之前,此信号必需变为无效状态。为了正确的接收一个帧,有效电平不能滞后于数据线上的SFD位出现。
MII_RX_ER:接收出错信号,保持一个或多个时钟周期(MII_RX_CLK)的有效状态,表明MAC在接收过程中检测到错误。具体错误原因需配合MII_RX_DV的状态及MII_RXD[3:0]的数据值。

以太网接口框图
一个 25Mhz 外部晶振 MII接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个 25Mhz 外部晶振 + 一个50Mhz外部晶振 RMII接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个50Mhz外部晶振 RMII接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个 25Mhz 外部晶振 RMII接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DP83848CVV功能框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HY REGISTER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开发板原理图分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以太网外设逻辑框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MAC802.3
MAC帧格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帧填充和CRC计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以太网外设FIFO&DMA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FIFO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DMA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DMA描述符结构-采用链接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DMA描述符格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链模式机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以太网外设初始化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TCP/IP协议簇

ARP协议
为什么需要ARP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ARP协议工作原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ARP流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ARP协议测试

C:\Windows\system32>arp -help

显示和修改地址解析协议(ARP)使用的“IP 到物理”地址转换表。

ARP -s inet_addr eth_addr [if_addr]
ARP -d inet_addr [if_addr]
ARP -a [inet_addr] [-N if_addr] [-v]

  -a            通过询问当前协议数据,显示当前 ARP 项。
                如果指定 inet_addr,则只显示指定计算机
                的 IP 地址和物理地址。如果不止一个网络
                接口使用 ARP,则显示每个 ARP 表的项。
  -g            与 -a 相同。
  -v            在详细模式下显示当前 ARP 项。所有无效项
                和环回接口上的项都将显示。
  inet_addr     指定 Internet 地址。
  -N if_addr    显示 if_addr 指定的网络接口的 ARP 项。
  -d            删除 inet_addr 指定的主机。inet_addr 可
                以是通配符 *,以删除所有主机。
  -s            添加主机并且将 Internet 地址 inet_addr
                与物理地址 eth_addr 相关联。物理地址是用
                连字符分隔的 6 个十六进制字节。该项是永久的。
  eth_addr      指定物理地址。
  if_addr       如果存在,此项指定地址转换表应修改的接口
                的 Internet 地址。如果不存在,则使用第一
                个适用的接口。
示例:
  > arp -s 157.55.85.212   00-aa-00-62-c6-09.... 添加静态项。
  > arp -a                                  .... 显示 ARP 表。

ICMP协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ing和网络诊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ing命令

C:\Windows\system32>ping

用法: ping [-t] 
<think>嗯,用户想了解STM32的HTTP方案。首先,我得回忆一下STM32有哪些系列支持网络功能。STM32F4、F7、H7这些系列好像有以太网MAC,可以连接物理层芯片,比如LAN8742。另外,STM32CubeMX应该提供了相关的软件支持,比如LwIP协议栈。还有,HTTP属于应用层协议,需要基于TCP/IP栈来实现。 接下来,用户可能需要知道具体的实现步骤。首先硬件连接,需要以太网PHY和RJ45接口。然后软件配置,通过CubeMX配置ETH和LwIP,生成代码。接着,在代码中初始化网络,处理DHCP获取IP或者静态IP。之后,建立TCP服务器,监听80端口。当有HTTP请求过来时,解析请求,生成响应,比如HTML页面或者JSON数据。 另外,用户可能关心的是如何简化开发。比如使用CubeMX自带的HTTP示例,或者使用第三方库,如http-parser。还有,HAL库里的函数和回调机制需要处理网络事件,比如连接、接收数据、发送数据等。 安全问题也是需要考虑的,比如TLS加密,可能需要提到STM32的加密库或者硬件加速。不过,如果只是基础的HTTP,可能不需要加密,但HTTPS的话会更复杂,需要更多的资源。 应用场景方面,用户可能想用STM32做Web服务器,远程监控或者控制设备,比如物联网网关。这时候需要处理GET、POST请求,可能还需要处理静态文件或者动态内容生成。 可能还需要提到使用外部模块,比如WiFi或GSM模块,通过AT命令实现HTTP,但这和内置以太网的方案不同,属于不同的应用场景。需要区分清楚。 另外,资源限制方面,STM32的内存可能有限,处理复杂的HTTP请求或大量并发连接可能会有挑战,需要优化代码,或者使用更高级的芯片。 总结一下,回答需要分硬件方案、软件配置、代码结构、示例解析、安全考虑和应用场景几个部分。确保步骤清晰,用户能一步步跟着实现。可能还需要推荐官方文档和示例代码的位置,比如CubeMX中的LwIP示例项目。</think>好的,我将分步骤为您介绍STM32实现HTTP通信的方案: 一、硬件基础方案 1. 以太网方案 - 适用型号:STM32F4/F7/H7等带ETH MAC的系列 - 硬件组成: • PHY芯片(如LAN8742A) • RJ45接口(带网络变压器) • 需设计RMII接口电路(50MHz时钟) - 优势:原生TCP/IP处理,带宽高(100Mbps) 2. 无线方案 - WiFi模块(如ESP8266/ESP32) • 通过AT指令控制 • 典型接口:UART/SPI - 4G模块(如SIMCOM7600) • 需外置SIM卡槽 • 支持PPP协议栈 二、软件架构 1. 协议栈选择 - 官方方案:LwIP(Lightweight IP) • 集成在CubeMX中 • 支持TCP/UDP/HTTP - 第三方方案:ARM mbed OS(针对特定开发板) 2. HTTP实现方式 • 客户端模式:主动发起HTTP请求 ```c // 示例伪代码 void http_get() { tcp_connect(server_ip, 80); send("GET /api/data HTTP/1.1\r\nHost: example.com\r\n\r\n"); while(!response_received); parse_response(); } ``` • 服务器模式:构建Web服务 ```c void http_server() { create_tcp_socket(80); while(1) { client = accept_connection(); recv_request(); if(strstr(request, "GET /led")) send_response("<html>LED状态...</html>"); } } ``` 三、CubeMX配置步骤 1. 启用ETH接口 - 配置RMII引脚 - 设置PHY地址(通常为0) 2. 配置LwIP - 选择DHCP/静态IP - 设置MTU(默认1500) - 启用HTTP服务组件(需手动添加) 3. 生成代码框架 - 重点关注回调函数: ```c err_t http_recv(void *arg, struct tcp_pcb *pcb, struct pbuf *p, err_t err) { // 处理HTTP请求 } ``` 四、典型应用场景 1. 物联网数据上报 ```c POST /upload HTTP/1.1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temp":25.6,"humidity":60} ``` 2. 设备控制页面 ```html <form action="/control"> <input type="range" name="brightness"> <button>提交</button> </form> ``` 五、优化建议 1. 内存管理 - 使用pbuf链式结构处理大数据 - 设置合理的内存池(MEM_SIZE ≥ 16KB) 2. 安全增强 - 基本认证:添加`Authorization`头 - 建议升级到HTTPS(需外置加密芯片) 3. 性能提升 - 启用TCP窗口缩放 - 使用HTTP持久连接(Keep-Alive) 六、调试技巧 1. 网络调试工具 - Wireshark抓包分析 - Postman测试接口 2. 常见问题处理 - 连接超时:检查防火墙设置 - 数据截断:调整TCP_MSS参数 - PHY链路失败:用`ethtool`验证连接状态 推荐学习路径: 1. 从LwIP的http_server示例工程入手 2. 阅读《STM32网络协议开发实战》 3. 参考官方应用笔记AN4666(基于LwIP的Web服务器实现) 实际开发中建议结合FreeRTOS进行任务管理,以提高系统响应能力。对实时性要求高的场景,可考虑使用HTTP/2协议(需第三方库支持)。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