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架构设计之数字孪生体的关键核心技术

      建模、仿真和基于数据融合的数字线程是数字孪生体的三项核心技术。能够做到统领建模、仿真和数字线程的系统工程和MBSE,则成为数字孪生体的顶层框架技术,物联网是数字孪生体的底层伴生技术,而云计算、机器学习、大数据、区块链则成为数字孪生体的外围使能技术。


1.建模


        数字化建模技术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建模的目的是将我们对物理世界的理解进行简化和模型化。而数字孪生体的目的或本质是通过数字化和模型化,用信息换能量,以使少的能量消除各种物理实体、特别是复杂系统的不确定性。所以建立物理实体的数字化模型或信息建模技术是创建数字孪生体、实现数字孪生的源头和核心技术,也是“数化”阶段的核心。
将数字孪生体放在工业化、城市化和全球化所指向的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大目标下,数字孪生体所需的建模技术也需要放在数字孪生体应用场景的参考框架下考察。具体地说,数字孪生体的概念模型中数字模型的视角类型的三个维度:需求指标、生存期阶段和空间尺度构成了数字孪生体建模技术体系的三维空间。
在某个应用场景下的某种建模技术,只能提供某类物理实体某个视角的模型视图。这时数字孪生体和对应物理实体间的互动(状态感知和对象控制的数据流和信息流传递),一般只能满足单个低层次具体需求指标的要求。对于复合的、高层次需求指标,通常需要有反映若干建模视角的多视图模型所对应的多个数字孪生体与同一个物理实体对象实现互动。这时的多视图或多视角一般来自物实体对象的不同生存期阶段或多个系统层次/物质尺度,多视图模型间的协同就需要数字线程技术的支持。

2.仿真


      从技术角度看,建模和仿真是一对伴生体。如果说建模是模型化我们对物理世界或问题的理解,那么仿真就是验证和确认这种理解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所以,数字化模型的仿真技术是创建和运行数字孪生体、保证数字孪生体与对应物理实体实现有效闭环的核心技术。
仿真是将包含了确定性规律和完整机理的模型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奋进学堂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