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几年的就业压力和电商浪潮中,很多人都跃跃欲试,尤其是一些面临职业危机的35+的程序员|技术人,想着在淘宝、拼多多、抖音等平台上分一杯羹。无论是全职投入,还是兼职副业,电商似乎给人带来了无限可能:一个爆款产品、一次内容引流,仿佛就能轻松变现。
然而,和一些电商卖家聊过后,我却发现了一个颇有意思的现象——很多人做店铺卖货,结果赔本赚吆喝;但因为自己在做电商过程中使用了软件,后来反倒靠卖软件赚到了钱。
为什么做电商卖货越来越难赚钱?
先来看下电商卖货的现实困境,尤其是对新手和小卖家来说,以下几个问题非常普遍:
1️⃣ 流量越来越贵
不论是淘宝直通车、拼多多推广,还是抖音投放,获取曝光都要花钱。很多新卖家还没出单,就已经把启动资金烧得差不多了。
2️⃣ 竞争日益白热化
国内电商早就告别了“躺赚”时代。几乎每个类目都被无数对手瓜分,平台也在不断挤压卖家利润——小卖家往往只能在夹缝中求生。
3️⃣ 供应链没优势
如果没有低价货源,或者没有稳定的工厂直采渠道,产品利润就很难拉开差距。卖货变成“拼命打价格战”,基本赚不到钱。
4️⃣ 平台规则复杂,风险高
平台动辄“封店”、“限流”,稍有违规就被处罚。很多新手卖家一不小心就被迫出局,前期的投入打了水漂。
结果:很多人发现“卖软件”反倒成了赚钱门路
在一次次开店失败、流量焦虑、供应链痛点的夹击下,很多卖家开始思考:除了卖货,还有什么出路?
答案是:卖软件、卖工具,或者做电商相关的服务。
在实际调研中,我发现这些电商软件有一些共同点:
✅ 帮助卖家批量处理订单或返款系统|批量转账软件
✅ 提高数据分析和商品管理的效率的Saas软件
✅ 自动化做很多原本要花人工完成的事情,进行“降本”
✅ 在私域流量、直播引流、私域鱼塘排单派单系统等方面提供支持,进行“增效”
简单来说,这些工具是“效率工具”,能省人工、省时间,也能规避一些平台的操作风险。
最有意思的是,很多“电商软件卖家”并不是一开始就打算做软件的。他们原本也是小卖家或者电商从业者,自己踩过无数坑,深知效率工具的重要性,只有自己用过才知道这些工具|软件的真正价值。于是,当他们发现工具需求巨大,干脆自己卖起了软件,或者做代理、分发渠道。没想到,靠卖软件,反而赚到了真金白银。
为程序员带来的启发
作为一名程序员或者软件开发者,这背后其实透露出几个值得思考的商业启示:
🚀 1️⃣ 卖“效率”比卖“产品”更刚需
在卷到飞起的电商环境下,卖家最缺的其实不是产品,而是能让自己跑得更快、花得更少的“效率工具”。这意味着做SaaS软件或者提供数据服务,或者做批量转账系统|返款软件,CRM鱼塘粉丝管理软件、电商排单系统等,天然就具备稳定的市场需求。
🚀 2️⃣ 踩过坑的“用户”往往更懂产品
电商软件并非凭空想象,而是从电商人最真实的痛点里长出来的。那些最先卖软件的人,本身就是“自己踩过坑”的卖家,他们更懂场景,更知道哪些功能是真正的“痛点功能”。
🚀 3️⃣ 软件生态,往往比单一产品更长久
电商产品生命周期短,但电商软件作为提高效率、提高生意成功率的底层工具,生命周期往往更长。只要电商存在,工具的需求就一直在。对于程序员来说,这意味着可以做更长线、更可持续的业务。
🚀 4️⃣ 技术只是起点,商业嗅觉是关键
软件要做成“生意”,不仅需要技术能力,更需要懂业务、懂场景。真正能跑出来的电商工具,往往不是技术多高深,而是能精准解决“卖家生意的效率问题”。
回到开头的现象:为什么“卖货的人赚不到钱,卖软件的人赚到了钱”?
答案很简单:
-
卖货,是在和无数对手拼价格,拼供应链。
-
卖软件,是在帮助无数卖家解决同一个“效率难题”。
一个是红海血战,一个是蓝海刚需(虽然当下也有红白的趋势)。对技术人来说,最好的产品方向,往往是围绕“提高效率、帮助他人赚钱”。在这个利他的逻辑下,电商软件,恰好踩中了这些需求。
技术人该如何思考自己的定位?
这个故事其实也提醒了所有技术人:
-
你不一定要自己下场做电商卖货,毕竟货盘和供应链拼得太凶。
-
但你完全可以站在“卖家的上游”,做出帮助他们提高效率的工具。
-
不管是电商返款软件、数据分析工具,还是直播间辅助插件,都是潜在的需求市场。
总结:
电商圈最赚钱的,往往不是拼价格拼到头破血流的卖家,而是那些卖“效率工具”、卖“解决方案”的人。对技术人来说,真正的机会,也许不是在台前拼单,而是在后台,做出能帮更多人跑得更快的工具。
有想法、有兴趣?那就别盲目卷到前线打价格战,不如换个思路,从技术切口找到更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以上,东哥在这里,分享完毕!
你怎么看待“开店不赚钱,卖软件反而赚钱”这个现象?在技术和商业结合的世界里,你有自己的思路吗?评论区聊聊,或者一起来探索更多的可能性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