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加藤胜美,1937生于日本秋田市,大阪市立大学经济系
第二章 摇篮札记
1870年,东京-横滨之间的电信开通,成立工部省,推行发展生产、振兴工业的国策
1874年1月15日,浪平出生在栃木县
父亲除了私塾没接受过其他教育,但热爱书籍,包括汉文的“四书”、“五经”、《左传》、《史记》、《文章规范》,事业心很强,经营过山林、矿山,但均失败,性格坚定、永不言输
明治13年,进入小学,后转校到栃木小学,是农村少有的好学校。放学后去汉学老师家学习、朗读《史记》
转校之前,曾祖母依然在世,其妹妹的丈夫,精通汉学,每天让浪平阅读四书五经,老人与当时江户有名的画家文人文兆是好朋友
在上小学的同时,也去上英语学校
冬季一个人5点半起床,穿过漆黑的斩首场去上学
13岁时和父亲一起生产船底涂料铅丹,但两年后就倒闭,从此萌生了创业的志向
16岁时父亲去世,留下母亲千代、7个孩子和一大笔债务,哥哥仪平和自己必须有一个退学养家,最终哥哥要求浪平坚持学业,自己在栃木町第四十一国立银行担任一个下等职员。之后的10年,是千代和仪平担负了浪平的生活学习费用
在备考高中期间,工作日浪平埋头学习,周末则参加划船会以锻炼身体
明治27年(20岁),在1200人中,以第7名的成绩考取了第一高中
考取高中的过程中,祖母病逝,临终前告诫浪平不要迷恋女色,希望能为国出力,
第三章 中学时代
明治26年的人生,可以在浪平的《晃南日记》中发现许多信息
明治26年,众议院削减军舰制造费用,而天皇下诏,以皇室预算和百官供奉的一部分来补充造舰费用,大大激发了民族意识和民众热情。当时的日本民众,充满了昭和时代开拓进取的意气,和作为亚洲率先觉醒者的责任感。
明治24年,出现了漏电火灾导致的各大报纸宣扬电灯有害,宫城停止使用电灯的事件;明治34年,横滨发生鉴定电是不是“有形物”的法律诉讼。工业化初期的日本,这样的事情非常常见。
明治27年,浪平的日记里有许多关于日清事件、甲午战争、朝鲜局势的看法,体现着当时日本国民的民族意识和崛起意识。
中学时代,浪平经常外出旅行,大多是登山远足、划船网球、聚餐集会,这似乎是那个时代很常见的业余生活。
第四章 大学时代
曾因为成绩倒数而离开宿舍,寄宿在寺庙
高中毕业后第一次游览关西,但并不喜欢关西习俗和风格
不喜欢亲戚邻居的祝贺
清高,厌恶同学的酗酒行为,亦不喜欢对老师阿谀奉承
大学二年级,列举了自己的规划:其一是学科成绩,其二是坚持顺从内心、无视他人议论的宗旨
对工科大学校长的训辞表示自己独到的看法,并不笼统地听之信之。此校长是日本最早的工科博士,是明治草创时代的优秀人才,亦乃建筑工业界的最高权威。足见郎平并不迷信威信和资历
明治31年7月(1898)去北海道实习千岛海底电缆铺设工程
10月7日的日记中记载,自己近来的学习尤为刻苦,晚上整理讲义,空余阅读《发电机与发动机》,早上第一个到校,制图技术进步显著。
发动机试验多失败,此时郎平的爱好是台球和网球
明治16年建立的三吉电机厂,是日本电力机械的先驱,此时仍落后并且依赖外国。
明治31年,郎平经过实习和游历,感受到了日本工业基础的薄弱,对欧美各国的先进感到惊讶,同感日本工业必须振兴。嫌日本太小,期望以世界为舞台发挥自己的力量。
第五章 日立创业时期
郎平常说“日本的机械必须由我们自己来造”,36岁那年,将附属于矿山的修理厂独立为制作所,为此努力说服久原为其出资
当时的电器制造利润极少,远不如矿山事业,投入机械制造被认为是愚蠢的事情
4月,设立了徒弟培训所,将工厂的实习生编入徒工班级。从本县及邻县招募了53名学徒,科目包括修身、国语、英语、数学、制图、铸造、成品加工、金属材料、电工技术。小平非常喜爱这些学生,常自己拿钱给他们
小平当时掌管矿山除了采矿、冶金之外的所有技术,在各个地方只用了电气技术,试图节省人力和经费。
当时的发动机,国产的只有芝浦制作所生产的,其余皆是美国通用电气或威斯汀豪斯。遂决心全部自己造
明治43年(1910)11月被定为日立制作所创立月,正值郎平大学毕业后第十年
厂房建成后,浪平从矿山职工中选拔了人才充实各个部门
明治44年4月,浪平从久原矿业挖走了经营的负责人大谷敏一,他日后创立了日立经营基础,此人毕业于东大法科,是个善于洞察人心的高手
明治44年5月,工厂的2公斤变压器卖给了茨城电气,这是第一次对外销售
当时的情况可谓是既没有老师教,也没有外国经验的指导,只能自己探索,当时经常因为设备故障、经费短缺而互相争吵不休
明治44年7月制作所脱离矿山
日立矿山创业初期便采用各科独立负责制。小平亲自创立了工作分担表,后独创了一种成本计算法
制作所内上下级氛围很融洽,对上称“x君”,而不是职位。且技术人员的待遇很高
当时的日本有诸多出色的电器厂家,日立只是刚刚起步的无名小辈而已。浪平依然招收高水平的技术人员,并且从其他公司抢人
大正2年,在专利问题上日立与芝浦发生过争执,小平赔礼道歉并且支付了赔偿金
大正4年,一款小体积、散热好的电动机专利和美国通用电气撞车,小平深感“日本绝不比欧美人差“,后又多次正面与通用电气抗争,而不是选择妥协
大正5年,利根发电想要订购一万马力的水轮机,由于一战期间的混乱,从德国和美国订的货出海后就去向不明,日立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于是接下了订单,当时都认为日本无法制造一万马力水轮机,没有厂愿意承担。后成功制造
创业时期不断形成的日立精神”即使条件很差,只要努力就能干好“(本人并不认同)
大正7年,久原矿业倒闭
大正7年,创立《日立评论》,公司整体充满了求知欲望。在创刊辞中,马场粂夫(日立在昭和20年之前,名副其实的技术权威)这样写道:”…本杂志将像《美国电气工程师学会杂志》以及《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评论》那样办,希望本杂志能够成为启发公司内部职工以及主导国内技术潮流的先驱。…希望各位励精图治,勿使希望成为泡影。“
第六章 日立发展时期
大正8年11月14日,一场火灾将日立工厂焚烧殆尽。然而小平召集社员,这样说“上天赐给我们一个教训,尽管严厉了一些,但只能吸取教训,更加发奋…重振雄风…重整行装,努力奋斗“
大正7年起,以抢粮暴动为契机,社会运动有组织地兴起。日本最初的劳动组合——友爱会在大正元年(1912)8月成立,大正6年起,开始对日立开展工作,煽动工人攻击工厂。小平采取强制措施,解雇会员,后友爱会在日立的联合会破产
大正9年3月3日,在龟户工厂发生了火灾,仓库和产品全部被烧毁,生产负责人兼消防负责人北汤口正孝感到责任重大,伏地向小平检讨,而小平并未追究责任,而说“木结构本易着火,日后当用钢筋混凝土造厂”。怀着对此事的感激,北汤口正孝在日后的生产中竭尽全力,昭和15年北汤口调职离开时,龟户的马达占据了全国30%的市场
引起思考:下属犯错,什么时候该处罚,什么时候不该处罚,马谡?
大正10年2月,买下了山口县的笠户造船厂。当时日本并不能国产大型电力机车,小平遂决定利用造船厂从事机车制造。此事日立完全是0经验,但最终成功制造。笠户另有一家川崎造船厂,古山石之助在此从事机车制造,此人是小平高中时期组成的“二五会”成员之一,小平曾在旅行中留宿古山家。小平的特点是确立目标时大胆,推进目标时稳重,被银行认为是办事牢靠的人而经常在取得资金上被理解
大正5年,日立亦开始从事电风扇的制造,电扇作为民用品,能很好的树立品牌形象。
大正6年起,不断有负责人出国考察,将目标转向世界。同时大正10年起小平开始订阅外国书刊
小平重视发明,曾说“发明是技术人员的生命”,对员工的发明进行奖金鼓励,“与其支付专利费,不如自己发明”
大正12年3月,京滨电力从猪苗代湖至东京的输电干线施工完成,当时是世界最高电压(154000V),进入了大容量发电的黄金时代,但在舞台上大显身手的都是异国他乡的机器。
大正12年9月1日,关东大地震,各地涌来条件丰厚的订单。大正17年,日立的15万v断路器在国内设置台数超过威斯汀豪斯跃居第一
次子俊平去北海道上大学之前,小平曾说“要认识到人生在世就要在地球上留下痕迹“、”不可失信哪怕一次“
总结
小平郎平(明治7年1月-昭和26年10月,1874-1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