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计模式
wzg1031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IoC模式的类型及其实现 选择自 WonderOne 的 Blog
1引言 面向对象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但是要利用面向对象的思想开发出优秀的应用程序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正是基于面向对象的思想,人们对各种应用程序进行了大量的分析、总结、归纳出了设计模式。Alexanders给出模式的经典定义是:每个模式都描述了一个在我们的环境中不断出现的问题,然后描述了该问题的解决方案的核心。通过这种方式,你可以无数次地使用那些已有的解决方案,无需再重复相同的工作转载 2007-03-29 10:43:00 · 610 阅读 · 0 评论 -
业务逻辑层的模式
Martin Fowler在《企业应用架构模式》一书中对领域层(即业务逻辑层)的架构模式作了整体概括,他将业务逻辑设计分为三种主要的模式:Transaction Script、Domain Model和Table Module。Transaction Script模式将业务逻辑看作是一个个过程,是比较典型的面向过程开发模式。应用Transaction Script模式可以不需要数据访问层,而是转载 2007-03-29 11:08:00 · 1175 阅读 · 0 评论 -
GRASP 通用职责分配软件模式
GRASP:General Responsibility Assignment Software Patterns 通用职责分配软件模式。首先我们先来区分下GRASP与GOF模式的区别,它们主要在什么时候用,用来做什么。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我们常说面向对象开发,面向对象思想应该贯穿整个软件开发生命周期。我们在将现实世界中的业务对象及业务功能抽象成软件系统中的系统对象过程中应该遵循使用GRASP模原创 2012-06-07 10:17:03 · 937 阅读 · 0 评论 -
Decorator 装饰者模式
适合在运行时动态给对象扩展职责。注意是扩展职责(也策略模式不太一样),也就是说被装饰对象本身已具备一些基础的,核心的职责,而装饰对象是在被装饰对象提供的职责基础上给被装饰对象提供职责的扩展。 意图:动态的给对象添加额外的职责。比使用继承关系扩展功能更具有灵活性,其扩展性更好。设计原则:OCP,多用组合少用继承结构: 要点:1. 装饰者与被装饰者必需有相同的原创 2012-06-07 11:42:54 · 514 阅读 · 0 评论 -
桥接模式与装饰者模式的区别
桥接模式的定义是将抽象化与实现化分离(用组合的方式而不是继承的方式),使得两者可以独立变化。可以减少派生类的增长。这样看起来和装饰者差不多,但两者还是有一些比较重要的区别:1。桥接模式中所说的分离,其实是指将结构与实现分离(当结构和实现有可能发生变化时)或属性与基于属性的行为进行分离;而装饰者只是对基于属性的行为进行封闭成独立的类。2。桥接中的行为是横向的行为,行为彼此之间无关联;而装饰者原创 2012-07-28 15:42:36 · 8370 阅读 · 3 评论 -
组合模式使用因素
组合模式:将对象组合成树形结构以表示“整体-部分”的层次结构,使得用户对单个对象和组合对象的使用具有一致性。组合模式中需要一个抽象类,来定义单个对象和组合对象的方法接口,是一个大而全的接口,这违背了SRP原则。因此,从这可以看出组合模式使用的前提:即单个对象与组合对象要具有相似性(行为相似性,LSP)。而部分和整体呈现层次结构是一个必要条件。原创 2012-07-30 10:45:04 · 595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