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自己赚钱不少,可是最终存款没有多少,看着那些没有多少收入的人都有钱买房了,才发现自己的钱到底都去那里了?看看自己手中的余款,再看看自己周围的一大堆东西,于是明白了.为何别人能够买房买车了,而自己却还在起原点徘徊中.银行的存款才是你未来能做什么大事情的可能,没有存款,一切都是白扯.为什么存款收入还没有那些收入不高的人多?如何才能让自己彻底的转变这种窘迫的局面?
为何赚钱比别人多,但是存款却比别人少?有一个男女同学,男的一个月8千,女的一个月3000,男的每个月剩余600,女的每个月能够存款1500,短期内看不出来差别,但是长期下来,这个差异就非常的可怕。10年过去了,男的仍然没有什么钱,女的却有18万的存款,这个时候她可以在老家首付买房了。10年过的很快,就好比我们现在,从毕业到现在都8年了,事实证明,自己仍然没有18万的存款。那么自己的钱到底去了那里?先来看看自己的电子设备,苹果手机、Ipad、笔记本,其他各种手机,大概花费在2.5万左右,再来看看自己的书籍,大概在4万左右,卡片机、单反,差不多2.3万,购买各种名牌衣服大概在2.5万左右,租房每年开销3.6万,租房一共花费大概是:22.2万,历年的机票、火车票等大概是:12.8万,就算自己平均年薪10万,一共是80万的收入,那么除去开销后大概是:30.1万。再计算下自己每个月的平均开销,算下来是每个月三千,基本上符合。现在逐渐的明白了自己的钱去了哪里了。钱都被自己浪费掉了,现在再来合计下自己的资产,苹果手机被偷了,书籍也需要找时间清理掉,各种名牌衣服完全已经穿不了了。仔细看看,自己这些东西基本上都是负债,而不是资产。
为什么自己这么多年来没有一个存款计划,没有房子的时候不想着去存款买房子?而是将钱都给消费掉了。结果收入比你低的人都能够买方了?自己没有一个目标,正因为没有目标而让自己能够混上一天就是一天,从刚刚出道的时候,找到一份薪水比任何人都要高的地方,而且也不会太累,那个时候就开始学会了享乐,看着好的东西就敢买,名牌衣服,品牌手机,要住好的地方,但是这些东西都需要花钱,于是虽然薪水高但是仍然没有什么存款。而没有目的的生活就让自己很享受当下,不用考虑未来,可是随着时间的往前走,你会发现安乐窝总有一天会走出来,你会发现你与别人的差距怎么差了这么多。按照自己的收入,应该很早就应该购房了,可是到现在才在家人的支持下买了一套小居室的房间,而且还是有了小孩以后才逼迫自己去做的事情。对于生活而言,必须要有目标,没有目标就不会存款,就会用钱,而现今这个社会诱惑不断的变大,网络购物、超市购物,层出不穷的手机、电脑等等,自己花费了不少钱在这些上面。本来这些钱可以用来进行一些投资,无论是存款还是进行固定资产的投资,在未来产生的复利那将是不可估量的。如果我现在存款有30万,是通过以前节省下来的,那么我30年后将会变成多少钱呢?根据复利公式计算出来的结果将会是129万,多么的恐怖,现在所花费的每一分钱,在你的未来将会是4倍的资产,而且这只是根据银行利率而来,如果你投资在固定资产上,那将会是一个可怕的收入。
所以,给自己定下以下投资目标,一些购买固定资产的计划,就我现在而言,最大的需求就是一套更大的房子,现在还能够住下,但是等小孩读书以后,就必须要有自己的房子了,所以计划是在她7岁的时候购买一套2房一厅的房子,如果按照7年以后的房价3万来计算的话,80平米的房子,需要240万,那么首付也需要144万。7年时间,每个月需要存款1.7万,这不太符合自己的需求,如果购买稍微偏远一些的房子,,均价2万的话,那每个月也需要存款1万左右。就是最差的情况下,如果要购买2房一厅,无论是在家购买还是在深圳购买,那么最少是需要70万左右(如果深圳购房可以考虑卖掉现在的房子),也就是平均每年必须存款达到10万,每个月要达到1万才能够满足这个目标。就现在而言,每个月勉强能够存款5000。按照这种进度不吃不喝也不太可能实现这个目标。就我个人而言,如果不考虑其他的收益,依靠工资的话,在未来2年内必须要达到税后16K,未来3年后要达到税后21K,未来五年后要达到税后25K才能够实现自己的这个目标。当然考虑到未来两年后不用再租房子,可以往下调整3K左右。总之,未来五年后税后必须要打倒23K才能够勉强达到目标。
当你把目标定下来后,你会发现一切都变了,不会像以前那样混一天是一天了,整个职业生涯也必须要有目标了,你在某一个阶段必须要到达一个层次,否则你的目标就根本无法实现。而且更为关注的就是能够让全家人都有盼头,直到你的目的在那里,很多时候不应该花费的钱就绝对的不会去花费。例如各种电子设备、购物等等。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有目标,通过生活改变自己,改变自己整个事业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