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学习笔记(5)

这篇博客介绍了计算机网络中的关键概念,包括UDP和TCP的区别,TPDU的作用,以及端口和socket在通信中的角色。内容详细解释了IP数据报的分片过程,并给出了一个具体例子,同时提出了一个关于路由器R1路由表配置的问题。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 UDP:即用户数据报协议 (User Datagram Protocol)

2. TCP:传输控制协议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3. TPDU:即运输协议数据单元 (Transport Protocol Data Unit),指运输层的两个对等运输实 体在通信时传送的数据单位。

4. 端口:UDPTCP都使用了与应用层接口处的端口(port)与上层的应用进程进行通信, 端口用来标识应用层的进程,并用一个16 bit端口号进行标识。

5. socket:一对相互通信的TCPUDP进程由它的两个端点来标志,而每一个端点又是由 IP地址和端口号决定的。这样的一个端点称为插口(socket),或套接字、套接口。例如,IP地址=127.0.0.1,端口号=1000,则插口=(127.0.0.11000)

6. 在一个TCP/IP网络中,一个原始IP数据报含有1000 字节的数据部分和36 字节的报头, 该数据报通过最大数据部分长为256 字节的网关时,被分解成多个报片分别投递,按照 格式(IHLTotal length, IdentificationDFMFFragment offset),原始数据报首部的上 述值为:(9,1036,26483,0,0,0),试问:

(1) 原始数据报被分解成几个报片?

  (2) 写出各报片的上述格式的6个值.

 

解:

(1)  分成4个报片。1000字节的数据部分被分成4块:256256256232

(2)  0#数据报报片:(929226483010

1#数据报报片:(9292264830132

2#数据报报片:(9292264830164

3#数据报报片:(9268264830096

 

7. 请为下图中的路由器R1写一张路由表(其中应包括可能存在的目的网络地址 、地址屏 蔽(子网掩码Mask)和下一跳路由器地址(Next Hop)三项内容,直连 网络不必列出)。 注:地址屏蔽均采用ABC类地址缺省的地址屏蔽。

 

答案: 

目的网络

地址掩码

下一路由器

30.0.0.0

255.0.0.0

192.1.1.2

40.0.0.0

255.0.0.0

192.2.1.2

210.0.0.0

255.255.255.0

192.1.1.2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