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云将接收的压缩包解压到本地硬盘,用安装好的Visual C++ 6.0开发工具打开了工程文件。项目涉及的源码文件很多,各种*.h和*.cpp文件,不像自己在学校只是一个cpp文件全部搞定。项目有点大,郭云也一头雾水,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做起。任贤知道这个项目对于一个新人来说挑战不小,于是他带着一个老员工走到郭云旁边,介绍说:
“这是小刚,代码都是他之前开发的,有什么问题你可以问他。”,说完转头对着小刚说:“这是郭云,我们部门新来的实习生,之前的代码先交给他继续完成,你先跟他说一下整体代码结构吧。”
郭云很感激,不然他真的不知道如何下手。小刚拖了一张电脑椅,坐在郭云旁边,郭云双脚交替蹬着地面的地毯,将面向电脑的位置给让开,示意小刚挪到正中间。程序其实是读取一个编译过的字节码文件,而字节码文件是由另一个编译器把一个可读性较高的脚本语言编译出来的。这就好比有个程序先将一篇白话文翻译成字数较少的文言文,再由另一个程序读取文言文执行具体的动作。郭云此时才知道,自己接触的东西还跟编译器有些关系,而没有学过《编译原理》这门课程的他,对编译过程的理解感到了一些吃力。好在他这次的工作并不是编译器的开发工作,而是将编译器编译出来的字节码转化成TCP协议发送给呼叫中心服务器。郭云听完小刚的讲解后,仔细地阅读着每一行代码,希望能尽快理解,先调通一条协议。
郭云在公司实习了有半个多月,至今还在研究那个自动化测试软件,但他经常会听到周围的同事说起一个词——数据库。郭云大概知道是什么东西,也去网上查了,但是自己没有实践过,所以心里一直没底,他又不好意思问其他同事,怕被嘲笑。一天下班,郭云和胡成在门口相遇,因为都要去同一个公车站,就顺路走了一段,于是他就趁着这个机会问胡成:
“那个……数据库是什么啊?”
“啊?不是吧,你连数据库都不知道?”,胡成感到很惊讶,但他没有想到郭云是鼓足了勇气才问他的,就是怕被别人嘲笑,而胡成刚好就成了嘲笑他的人。
“嗯……”,郭云觉得既然已经丢脸了,就不能白丢,起码要换来一点知识,就强忍着羞耻感继续问道:“是不是跟Excel一样的表格啊?”,郭云按照自己的理解想让胡成肯定自己的答案。
“你啊,去找本书看看吧。你是计算机系毕业的吗?”,胡成似乎没有发现郭云的窘迫,继续嘲讽。
“我不是计算机系毕业的,我是学电子信息工程的。”,郭云已经很早就有了非科班车出身会被嘲笑的觉悟,所以回答的也很坚定。
“那你为啥要来做IT呢?”,胡成不解。在那个年代,互联网开发还没有像如今这样火爆——高薪引诱着各行各业的人都想转做软件开发,那些宣称“三个月入职”的各种培训班也遍地开花。而郭云这家公司可以说是传统的IT行业,其实它还算不上互联网行业。
“因为喜欢编程。”,郭云这句话在心里重复了很多遍,他也确实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决定走这条路的。
“这样啊……”,胡成想了想自己说:“我对编程没啥兴趣,当初读完计算机,只是想靠这个找份工作,文凭对我来说就是一个敲门砖,我真的不喜欢我这个专业,也不喜欢敲代码。”,胡成此时意识到自己先前的话有点过了,就安慰说:“你这种是为了兴趣而工作,挺难得的,前途不可限量啊。”,但是始终没有回答郭云的问题。郭云也没有再好意思追问,他打算自己再去研究一下。
郭云开始慢慢理解自动化测试软件的代码了,他尝试着发送了一条拨通电话的消息给呼叫中心服务器,突然他桌面的电话响了,欣喜若狂的他拿起电话后,自动化测试软件又收到了“电话已接通”的事件,他觉得自己已经慢慢上手了,兴奋地做着余下的工作。几天后,他完成了任贤交给他的工作,他将自己的成果展示给任贤看,任贤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下午,郭云收到了1000元的上个月实习工资,这是他人生第一次通过自己的劳动赚取的工资,心情激动的他晚上去公司旁边的麦当劳吃了一顿好的。
郭云感觉公司的同事相处都很融洽,有一次他接手的另一个软件编译报错,一直无法解决,他就找任贤。任贤就让他去找小李,此时小李刚好从座位上站起身,看那样子是要上厕所,郭云就说:
“你好,有个程序一直编译不通过,你等下能帮忙看看吗?”,郭云的本意是:“你先去上厕所,等下回来再帮我看。”
可没想到小李直接让郭云带路去他的座位上,郭云想说:“你不用先上厕所吗?”,不过没好意思说出来,就带他去了自己的位置。小李帮郭云调试了半天,改了各种编译环境参数后,终于编译通过,郭云一看已经过了半个小时了,心想:“他不会憋坏了吧……”,连声道谢后,郭云看着小李朝厕所跑去。
实习快结束了,郭云在实习的时候抽空搞了一下毕业论文,最终拿到了85分的成绩。同宿舍的李洋,他计划要考研,最终也得偿所愿,考到了北京的一所高校。但因为之前用了大量的时间准备考研,只用了一天时间准备毕业论文,最终以64分的成绩完成了毕业论文。郭云希望能在迅太留下来转正,一是因为郭云自己是非科班出身的,想去更大更好的公司有一定难度;二是如果转正成功,作为一个保底选项,再出去找其他工作也会比较从容。郭云找了任贤聊转正的事情,任贤似乎比较为难,因为有不少的实习生希望转正,但是名额有限。任贤也很希望郭云能够留下来,于是他写了长长的一篇推荐信给公司的技术总监,最终技术总监批准了郭云的转正申请。郭云转正后,也偷偷尝试着去面试过其他一些大公司,但因自己非科班出身,除了编程,对计算机系的其他知识掌握得并不是很全面,最终没有能通过。于是他就安心地留在了迅太,然后将QQ签名更改为:“从此进入挨踢行业”。
正式入职后,任贤知道,郭云并不喜欢测试,留在测试部始终会影响他的发展,于是他将郭云推荐给了开发五部的主管黄刚。黄刚听完任贤对郭云的推荐,当然非常高兴,他刚刚上任不久,急需一些有发展潜质的手下。郭云也知道任贤的良苦用心,心里非常感激。
黄刚今年已经35岁了,身体有点发福,平头下面戴着一副金框眼镜,他是最近才荣升开发五部主管的,这个部门也是刚刚成立的,许孝然之前跟他是同事。他俩几乎同时入职,年龄也相仿,之前都在开发三部工作。这两个人平时关系不错,经常能看到他俩一起在饭堂吃饭。直到有一天,许孝然突然听闻黄刚要去开发五部当主管,而自己则成为了黄刚的下属。他内心倍受打击,在他的眼里,他与黄刚能力相近,似乎自己在技术方面还更胜一筹,但这个能力在开发三部的领导眼里并没有太大的价值,反而性格偏外向的黄刚似乎更被领导器重。在成立开发五部的那天,郭云刚好坐在黄刚和许孝然的旁边吃饭,听到许孝然说:
“你是不是做了什么手脚,背后说我坏话了?”
黄刚很冤枉地说:“没有,我真的没有,刚刚跟你说了,这个也是领导的意思,对你也不会有任何影响的。”
许孝然不屑,在他心里,这个主管的位置应该是他的,虽然自己当前的薪酬福利没有变化,但是他认为他现在应该拿到的是黄刚这位主管的薪酬福利。但他又不能直接这样说,让别人觉得太自大,这样的结果让他无法接受,于是咄咄逼人地说:
“你肯定是在领导面前说了我什么坏话,说了我不适合做主管,是不是?”,黄刚想继续辩解,许孝然摆手拦住他:“你也不用说什么了,我离职,这样的环境我也不想待了!”
黄刚深吸了一口气:“你这是何苦呢?我们俩关系这么好,我做主管也会处处照顾你的,你没有必要离职啊!”,黄刚知道,自己刚上任,就有原同事兼现在的手下离职,这种事情要是让领导知道,多少会觉得他人际关系没有搞好,在领导眼里的管理能力也会有所减分,所以他不希望许孝然离职。
许孝然不说话,只是用怀疑的眼光死死盯着黄刚,眼睛里还夹杂着鄙视。黄刚看到了许孝然愤怒的眼神,他连忙劝:
“别这样啊,兄弟……要不这样,这个位置你来坐,我跟领导去说。”
许孝然嗤之以鼻:“呵,你可真会演……”,说完,起身离去。黄刚想拦,但是只是稍微抬了一下胳膊,想了一下还是放弃了,怕动作太大或许孝然突然朝他怒吼影响不好。
后面的日子里,座位重新做了编排,开发五部的人被安排坐在了一起,黄刚将许孝然安排在离自己位置最近的地方,每次饭堂里都能看到黄刚凑到许孝然对面跟他聊天,许孝然也始终一副油盐不进的表情。他已经申请了离职,原因当然写的“个人原因”,但熟悉他和黄刚的人都知道,他离职是因为黄刚。当郭云正式入职开发五部的时候,许孝然已经交接完所有的工作,没过几天就彻底离开了。
~~本故事中涉及的内容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