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云心里藏不住事儿,他从小就被奶奶教育得“做人要诚实”,他现在总有一种愧疚感。回到家后,郭云思来想去,觉得还是要把自己离职的事情说出来,万一让父母自己发现,反而不好。但怎么说呢?郭云很不擅长营造说话的氛围,他想过在父母看电视时突然站在前面说,但这想想就很尴尬;或者找其中一个人单独聊,感觉也不妥,还要传达两次。于是他跟赵丽商量:
“我觉得离职这个事还是要说出去,总是憋在心里不舒服,还是告诉他们事实比较好。”
“嗯,也行,但是你要跟他们强调这个是暂时的,年后回去就马上找工作,不要让他们担心。”,赵丽说。
“那是肯定,但是我不知道怎么说。”,郭云眉头紧锁。
赵丽思考了一会儿:“你就吃晚饭的时候顺便说出去呗,我帮你做铺垫,然后你开始说,让他们慢慢接受。”
郭云鼓了鼓勇气:“行吧!”
晚饭时间,一家人围着饭桌坐着,都是郭云喜欢吃的菜,但他现在感觉心情比较沉重,根本没胃口吃,只是在那里装模作样地夹着菜放到碗里,然后用门牙小口咬着。赵丽看郭云这幅样子,觉得还是早点说出来吧,让他可以好好吃饭,于是说:
“疫情对互联网行业影响相对较小,对于那些纯互联网的公司就有利,但是对于那些有线下产业的互联网公司就没那么好了。”
“对啊,还是影响不小的。”,父亲难得主动搭话。
“去年好多程序员失业,他们都要重新找工作,应聘的人多了,很多互联网公司就开始挑人了,现在都是喜欢年轻的,对于一些上了年纪的就没有那么重视了。”,赵丽继续说:“像有些35岁以上的程序员,就会被一些大公司歧视。”
“这是为啥啊?”,父亲感觉有些诧异:“当初我们做技术的可是越老越吃香。”
郭云上来搭话,夹杂着一些抱怨:“就是嫌弃我们不能加班,要的薪资又高,还拖家带口的一堆事儿呗。”
“现在你们加班还这么严重吗?”,父亲问道。
“是啊,之前做的那个项目,要997,就是每天早上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一周工作7天。”,郭云继续抱怨着。
“那怎么能受得了,这个有加班费吗?”,母亲觉得儿子吃亏了,赶紧问道。
“没有加班费,虽然有些吃吃喝喝的,但是就只能增重,对身体没啥好处。周末加班倒是可以调休。”,郭云解释道。
“那这样工作效果能好吗?都这么累。”,母亲继续问道。
“好不了,其实到后面就只是装装样子,真的感觉累得做不动,疲惫的时候也会写出很多有bug的代码。”
“那你们为啥加班啊,不跟领导说一下?”
“这个不用说,行业潜规则,大家都加班。你不加班,领导就觉得你不上进。很多事情明明8小时能做完,但是为了加班,只好拉成12个小时,中间摸摸鱼。”
“摸鱼是啥?”,母亲没有听过这个词。
“就是偷懒,干点别的事情放松一下呗。大小公司都有这种情况,首先大公司加班,小公司的老板就觉得自己的员工不加班还怎么追赶大公司?所以也要求员工加班,其实就是消除他们内心的焦虑,员工都知道,加班没用,提高工作效率才有用,但是老板就喜欢看,老板也不懂什么技术,所以他只能看你工作的时间,只要你坐在座位上,他就觉得钱没白花。”
父亲摇摇头说:“唉,现在都变成这样了啊……”
“嗯。”,郭云聊开了,感觉胆子也大起来了,于是就顺着这股劲说:“‘多飞’这家公司也是这样,不仅加班多,而且对年龄大的也歧视,我做的那个项目没做起来,我也就被公司炒掉了。”
“啊?……”,母亲先是惊讶了一下,然后低下头想了一会儿说:“行吧,你后面再找吧,都不容易。”
父亲没说话。
“我年后会再找的,到时候再看看有没有其他机会吧。”,郭云忙补充道。
“嗯,行,不着急,你们要是有需要用钱的地方,我们这里也能补贴一些。”,母亲关心道。
“不用不用,我们还有积蓄。”,赵丽连忙摆手推辞。
母亲又想了一会儿说:“既然已经离职了,就在家多待几天吧。还没买回程票吧?”
“没呢。”,赵丽看着郭云说:“主要看看郭云最近有没有面试。”
“没关系,自从孩子出生,好久没有回来了,这次就多待几天。”,郭云说完,便开始大口吃饭,他感觉说出来之后畅快很多。
吃完饭后,郭云主动把碗洗了,双手揣在衣兜里发抖,走回自己的房间。 这时,他看到自己的手机上有一条消息,刘德明——郭云的高中同学,也是郭云在高中时代的好朋友,自从高中毕业他们就很少联系了。最近一个好事的同学通过各种关系,才把这些人七七八八地聚集在一个群里。刘德明是一个性格开朗的人,第一时间就加了郭云好友。刘德明问郭云:
“回老家了吗?找个时间出来聚聚”。
郭云看到消息还是挺开心的,十多年没有见了,不知道他混得怎样,于是马上答应了:“好,明天中午一起吃个饭”。
次日中午,郭云来到了他高中旁的一家饭店,虽然周围的门店换了好几家,但这家饭店依然用它那鲜红喜庆的装修风格维持了三十年之久。郭云走上二楼,看到刘德明已经在座位上等候,便笑着连忙走过去打招呼。
“好久不见,你还是老样子啊,一点都没变。”,刘德明站起身笑着说道。
“你也是啊……”,郭云有些拘谨,很久没见的老同学,突然见面感觉像陌生人一样,十多年是会发生很多事情的,也可以彻底改变一个人。郭云一直以为两个人只要长时间不见面,关系还是会保持之前的状态,不会变好也不会变坏,但是他错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正在慢慢地变好就是正在慢慢地变坏,当你没有投入时间去经营这份关系的时候,它其实是在不停地走下坡路的。
不过刘德明性格开朗、善于交际,很快就把这生分的感觉挥散开:
“我几个月前还碰到张晓楠了,她说她又和男朋友分手了。”
张晓楠是郭云高中时心仪的女生,但是高中学业压力大,加上自己性格内向,一直也没有挑明,只是偷偷跟刘德明说过。谈到这里,郭云一下子脑海里浮想起高中时的种种场景。从高中时的军训到运动会,从平时的一次次考试到高三晚上9点才放学的晚自习,从同学之间的各种暧昧关系到毕业后那一对对分手的情侣,都似乎就发生在昨天。郭云心中有一丝波澜,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虽然早已淡忘了那青涩时代的懵懵懂懂,但此时刘德明的一句话像干涸的土地上流过的一涓清泉,让埋于心底的种种回忆瞬间钻出地面。
郭云惊叹道:“还没有结婚啊?”,在郭云的脑海中仍然保存着张晓楠高中时的样子,齐肩的短发,灵气的眼睛,尖尖的下巴,古灵精怪的样子着实让人觉得可爱。
“没呢,我也没结婚呢。”,刘德明感叹道。
“为啥啊?”,郭云有些不解,没想到他的高中同学都这把年纪了还这么多单身。
“北京这种地方呢……房价高,开始倒是有机会买房,但当时觉得房价太高了,可没想到现在回头看,那个时候真的是低点……”,刘德明后悔地摇摇头。
“那可以买郊区啊。”,郭云想到了自己也是一样,最后只能买郊区。
“北京的郊区也贵的要死,现在我在我女朋友家的一套房子里住着,上班也近,所以也一直没想着要再买房子。”
郭云想了一下,没继续劝说什么。
刘德明在郭云来之前已经点好了菜,很快菜就上齐了,刘德明又问道:
“兄弟,听说你在玥州那边上班?怎么样啊?”
郭云知道这件事情今天肯定会被刘德明问起,如果是一般的同学,他是打算隐瞒的。但是刘德明是他高中最好的朋友,虽然他俩很久没有联系了,但是郭云以高中时对他的了解,确信他并不会因此嘲笑自己,于是说:
“之前在‘多飞’上班……“
还没等郭云说完,刘德明就插话道:
“好公司啊,股票没少拿吧?”
郭云尴尬一笑说:“没有,还没等拿股票就离职了。”
“这是为啥啊?”,刘德明不解。
“年龄大被歧视了呗。”,郭云说完叹了一口气。
“哦,是啊……像我们这种工作都是青春饭。”,刘德明安慰道。
郭云不解,刘德明高中毕业后考去了政法大学,之前了解到他在北京一家信托公司做财务顾问,帮助一些企业上市,郭云觉得这种行业应该是越老越吃香的,于是问道:
“你这个行业怎么会呢?”
“一样的,都是青春饭,要经常出差,也是很需要体力的。”,郭云觉得刘德明这话是安慰他,便继续说:
“你之前说过,你是以后想做CFO的是吧?”
“对啊,等你哪天创业,我辞职来给你做CFO。”
郭云笑笑,示意刘德明——基本没可能。于是继续感叹:
“没想到35岁就感觉要找不到工作了,法定退休年龄是60岁,我们大概23岁就出来工作,那整个工作年限大概有40年,然而像我们这个行业,35岁就算老了,这才过了十多年,才过了整个职业生涯的三分之一,剩下的三分之二我们能去做什么呢?”
“是啊,如果你去政府部门,35岁职业生涯才刚刚开始,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很多人干到50多岁才算职业顶峰。”,刘德明也跟着感叹。
郭云心里开始羡慕那些体制内的工作,在他的印象里,体制内的工作都是一杯茶、一张报、坐一天的工作,所以在他毕业的时候,曾经非常鄙视这种工作,再加上他本身性格内向,不善于交际,在那种大环境里很难有往上爬的可能,所以他根本没有想去从事这种职业,他的兴趣也不在这块,但现在心里不由得产生了一点点后悔。
“当初你为啥选了做程序员这个工作呢?我当时记得你报考的专业是电子信息工程吧?”,刘德明忽然问起此事。
郭云脑子突然一片空白,想了一会儿说:“当初好像只是觉得编程好玩吧……”,郭云现在对编程也有兴趣,只是这种兴趣被现实的残酷磨损的有点变形了,又补充道:“是啊,就是因为好玩,你要是不问我,我都差点忘了当初为啥选择做程序员了。”,说到这里,郭云像被子弹击中了大脑一样,歪着头坐在那里陷入了回忆。十多年了,很多人都因为走得太远,而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本故事中涉及的内容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