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凭什么管我?

什么是江湖?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江湖是人情世故。

一个程序员的职场江湖 第一篇

一个程序员的职场江湖 第二篇

一个程序员的职场江湖 第三篇

1

“你小子走了狗屎运”,酒桌上同事笑着骂我,“那么快爬到项目总监的位置。”

我讪讪迎合,“还不都是仰仗大家的支持。”

2020年,我被任命为公司的项目总监,兼任项目管理委员会主任,以及项目管理办公室主任,负责公司的项目交付工作。

这个时期,我真正领悟了管理者的核心价值。

管理者的核心价值不是解决具体某个问题,而是通过解决这一个问题,举一反三,修改或完善制度,解决这一类问题。

公司项目管理委员会下设项目管理办公室,办公室是委员会的具体执行机构。

公司组织机构采用总部+区域运营模式。区域经营单元是公司的利润中心。依据市场,公司分了东北大区、西北大区、华南大区等区域经营单元。区域内有市场、销售、交付等二级部门。

总部同时垂直管理着各区域的市场、销售、交付等工作。

项目管理办公室以前主要做些职能工作,并没有把各区域的交付工作真正抓起来,造成公司层面进行项目资源协调时存在诸多困难。

上任之后,我把项目分成了三类,这样的话,每一类项目,公司与区域的职责边界区分清楚,可以减少内耗。

  • 公司重点类,公司层面重点关注的项目,也就是公司项目管理办公室重点跟踪的项目。但项目仍放在区域实施,公司层面侧重协调资源。这类项目通常是公司战略意义的项目,或者合同金额超高的项目。

  • 区域重点类,区域层面重点关注的项目,即区域项目管理办公室重点跟踪的项目。

  • 区域普通类,除了公司重点类和区域重点类之外的其它项目。

根据公司项目管理体系,针对不同的项目,又制定了不同的项目管理规范。这里暂不作详细介绍。

项目管理委员会主要管理项目和人,人主要指项目经理,以及项目经理的直属领导 — 项目主管。

接下来的问题就比较棘手了:

  • 你不是他的直接领导,他为什么要听你的呢?

  • 当区域的事情与项目管理办公室安排的事情有冲突时,他们听谁的?

自上而下,人心不齐,很难成事,因此,需要有权力。

区域可以对项目经理这个员工有考核权。公司也要对项目经理有考核权。有了考核权,才有抓手。

没有抓手,是因为很多权责没有明确出来。

因此,我开始立规矩,制定了不少管理办法。

例如,项目考核管理办法、跨部门人员协调机制、项目奖金管理办法等等。后来经过不断地归并、拆分,逐渐形成了统一的项目管理制度。

无论规矩初期制定得多么粗糙,多么不合理。有了规矩总比没有强,定了规矩总比没定强。

定了规矩,大家再一起讨论,这样才好达成共识。比如,有意见,继续完善;无意见,那就执行。

这叫按规矩办事。

我从项目主管较快晋升到这个位置,很多同事是不服气的,甚至还有些不爽,所以对安排的工作打马虎眼的情况时有发生。

要让他们服气,很难。

我需要慢慢来,用大约1-2年时间来处理这事。不能着急。

依据组织架构,对于交付这边来说,从公司到区域再到项目,共有三个层级。

第一层级,公司项目管理办公室,主要人员是项目总监;

第二层级,区域项目管理办公室,主要人员是项目主管;

第三层级,项目组,主要人员是项目经理和项目成员。

项目主管通常是区域的核心管理骨干。我2020年之前在区域工作时,就是担任项目主管。

不少项目主管已在公司工作十多年,比我的工龄还要长。

以前项目管理委员会的管理方式较为松散。现在突然收紧,他们很不习惯。

为了让自上而下的权力能够贯通起来,我做了一些整改。

2

我先做的是项目例会常态化,每双周召开一次公司级的项目例会。各区域的项目主管均要参加。

为了打响开门炮,我将开会邮件提前发送,正式开会前还在项目主管沟通微信群做了特别提醒。因为大家分布于全国各地,所以双周会均以远程会议的方式进行。

首次项目例会召开,到岗人数很多,基本上都参会了。

第二次,参会人数急剧减少。

公司的项目主管总共68人。这次只有46人参加,其中19人迟到。未参加的人员有22人,其中,17人请假,5人无故缺席。

虽有些不爽,但我忍着。

第三次,参会人数更少。

我开始在公司项目双周例会会议纪要邮件里,将人员出席情况进行单列,并对无故缺席人员标红加粗,抄送给所有项目主管及区域负责人。

第四次,参会人数明显有增加,但仍有3位无故缺席。

我继续邮件反馈人员出席情况。

第五次,参会人数又有所下降。仅是通过邮件通报看来已起不到效果。

接下来,我决定使用管理上的屠龙刀:考核。

针对项目双周例会专门制定了会议组织纪律,约定:

1)迟到:捐款100元。 

2)早退:有事离场应向会议主持人说明。无故早退,捐款100元。

3)缺席:捐款150元。

4)请假:个人如有事无法参加,应提前向会议主持人请假。事后请假不算,按缺席处理。 

捐款方式:会议结束后,直接在项目主管沟通微信群发放对应金额红包。

第六次,效果很明显,项目主管都参会了,但有7人迟到。让助理私聊提醒,有6人派发了红包。还有1人没发放红包。

怎么办?催着他发红包吗?

助理已经提醒,他心里会有数的,毕竟都已是项目主管级别的人物,都要面子。

这时候没必要在群里通报谁谁没有发红包了。

后面大家都能按时参会。不能参会的也会主动请假。偶有迟到的,也会遵守规则,自发派发红包。

很多人可能会疑惑,项目双周例会,开得有意义吗?感觉是在浪费时间。

我个人认为是有意义的。大家在天南海北,很多项目主管之间相互还没有见过面。借助这个会议,至少给大家一个互动的场。

而且,这个会议,也是一种仪式。通过这个仪式,把项目管理人员聚拢起来。

上面说过,很多事情,做比不做强。先做起来,再修改。

刚开始双周例会只是各区域汇报项目进展。太没意思了。

而后,我们在会议环节增加半小时的经验分享。每次安排一个人进行分享。这样大家可以通过互动学习,了解一些新知识。

以上只是整改举措之中的一个小例子。

改革的过程注定是艰辛的,充满着沮丧、疑惑和迷茫。

咱们在职场一定要敢于折腾。不愿折腾的话,说明自己已没有了激情,思想和经验很容易被僵化,就很难再做出创新的事情了。

3

为了让项目管理委员会的工作透明、有条理,我们在月初会向项目经理和项目主管提前发布交付工作行事历。

让他们提前了解工作安排,提前做相应的准备。

一个项目的实施好坏,与项目经理的能力有很大关系。对于项目经理,做好培养非常关键。

项目管理委员会需要着重拉高这些项目经理的总体能力,至少保证他所带的项目不出乱子。

我主要做了三步:

  1. 定规范,明确标准。比如什么样子才算是合格的项目经理。

  2. 多培训。编制各种简短的小课程,主题明确,有针对性。

  3. 重考核。没按要求完成或达到,就要被考核。有奖有罚,奖罚分明。

在项目经理的培训上,我付出的最多,对于编制课程略有心得。

一个小课程建议只讲一个主题,形式可以是文章,可以是短视频、可以是知识卡片。但内容处理方式上都是类似的,主要遵循这样的套路:

文章/短视频/知识卡片 = 最小知识点(概念/原理/思维模型/方法) +最小故事/案例+最小行动+配套工具。

比如,在公司内部制作的“项目管理的血与泪”系统课程的一个标题为《项目运维第一要务,不做可能被开除》的小视频。

时长大约1分钟。文案的大致框架为:

最小知识点:

公司历年数据统计结果发现,80%的大故障都是因为数据备份无效或没有备份所致。

最小故事:

2012年某项目运行的服务器宕机,硬盘损坏。由于备份数据不完整,造成系统运营中断1小时,公司被扣合同款8万元。

最小行动:

我们必须重视项目数据的备份工作,方法很简单。

1.备份数据库的表结构、静态数据及其它关键数据,并将备份数据放置到项目组各成员的电脑中。

2.同步应急环境的程序版本,保证应急环境与正式环境版本一致。

3.正式环境的系统应用程序、配置文件等,保存到项目组各成员的电脑中备份。

4.检查、更新、完善重大节日期间系统运维工作应急预案。在客户许可的情况下,进行相应的应急预濱。

配套工具:

数据库备份,以及应用程序备份方法,可以参见《系统数据及应用备份指南》。

你看,针对具体的问题,越小,越具体,越能讲透,越容易听得懂用得上。

对于项目经理的管理是一门大学问。公司三百多名项目经理,仅通过行政手段管理是不行的。得人心应是我重点努力的方向。

那么,我用的什么方法,才最终得到项目经理尊重的呢?请看第五篇:我与项目经理相处的那些事儿。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