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内核编译问题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解决在使用AT91SAM9260EK单板时,由于内核和busybox使用不同版本的arm-linux-gcc编译器导致的启动异常问题。通过修改内核编译过程中的配置,关闭EABI选项并重新编译,最终成功解决了kernel panic错误,使得系统能够正常启动。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 内核编译命令

 

编译非压缩内核: make Image  

编译压缩内核:   make zImage  

编译可被u-boot支持的内核: make uImage
最后生成的内核都在 $(src_tree)/arch/arm/boot目录下

 

2 make uImage

 

需要使用u-boot提供的mkimage工具,把这个文件拷贝到/usr/bin或/bin目录下

,否则会有“mkimage找不到”的错误。

 

makeimage软件内部使用了mmap()函数,这个函数对NTFS文件系统中的文件操作时会失败(使用的是Fedora Core 7,不知道别的linux版本是否也一样),显示“不能映射文件”错误。所以最好不要在NTFS文件系统上构建内核,或者把内核编译过程中生成的zImage拷贝到非NTFS文件系统上,再调用mkimage处理。

 

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案是修改$(src_tree)/arch/arm/boot/Makefile中产生uImage的部分:

 

$(obj)/uImage: $(obj)/zImage FORCE

    $(call if_changed,uimage)

    @echo '  Image $@ is ready'

 

方法一:使用Image

# Method 1 : Image->gzip->add  u-boot header

$(obj)/uImage: /tftpboot/u9260.img

/tftpboot/u9260.img:    $(obj)/Image FORCE

    cat  $<  | gzip -9  > $(obj)/Image.gz

    mkimage  -A arm  -O linux  -T kernel  -C gzip -a $(LOADADDR) -e $(LOADADDR) \

             -n 'Linux-$(KERNELRELEASE)' -d $(obj)/Image.gz  $@

    rm -f  $(obj)/Image.gz

    @echo '  Image $@ is ready'

 

方法二:使用zImage  

# Method 2 : zImage->add u-boot header

$(obj)/uImage:  /tftpboot/u9260.img

/tftpboot/u9260.img:    $(obj)/zImage FORCE

    $(call if_changed,uimage)

    @echo '  Image $@ is ready'

 

3  EABI

使用AT91SAM9260EK的缺省配置编译内核,制作根文件系统,下载到AT9260单板,启动过程中出现“kernel panic: not syncing attempted to kill init”信息,然后死机。

经检查发现,ramdisk挂载正常,很可能是busybox执行失败。

 

怀疑是共享库的问题,将busybox静态编译链接,故障依旧。

换用一个老版本的根文件系统映象,可以正常启动。

 

后来上网搜索了一些相关信息,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原因在于:编译内核和busybox使用的编译器是arm-linux-gcc 4.3.2,而这个编译器默认是打开“EABI选项”的,这样编译出来的busybox就是EABI的。但是内核编译的时候,默认是把“EABI选项”关掉的。所以busybox和内核无法正常配合。把“EABI选项”打开,重新编译内核后,一切正常。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