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系统自动会为每个程序运行时创建一个Application类的对象且只创建一个,所以Application可以说是单例(singleton)模式的一个类。
通常我们是不需要指定一个Application的,系统会自动帮我们创建,如果需要创建自己的Application,那也很简单!创建一个类继承Application并在AndroidManifest.xml文件中的application标签中进行注册(只需要给application标签增加name属性,并添加自己的 Application的名字即可)。
启动Application时,系统会创建一个PID,即进程ID,所有的Activity都会在此进程上运行。那么我们在Application创建的时候初始化全局变量,同一个应用的所有Activity都可以取到这些全局变量的值,换句话说,我们在某一个Activity中改变了这些全局变量的值,那么在同一个应用的其他Activity中值就会改变。Application对象的生命周期是整个程序中最长的,它的生命周期就等于这个程序的生命周期。因为它是全局的单例的,所以在不同的Activity,Service中获得的对象都是同一个对象。因此可以通过Application来进行一些,如:数据传递、数据共享和数据缓存等操作。
第一步、写一个全局的单例模式的MyApplication继承自Application 覆盖onCreate ,在这个方法里面实例化Application
第二步、配置全局的Context
第三步、使用,使用的时候用的时候根据类的名称访问Context
Android程序的入口点
很多初入Android开发的网页可能不知道Android程序的入口点是什么,不是main()吗,当然Android123也保证国内知道的不到1%,很多网友可能直接回复是onCreate,当然我相信回复onCreate的在字面上不算错,但是你们想的是Activity中的 onCreate方法吧,这里Android开发网告诉下大家真正的入口点entrypoint是什么。
Android使用Google
其实在android.app.Application这个包的onCreate才是真正的Android入口点,只不过大多数开发者无需重写该类,他的继承关系如下图:
java.lang.Object
?
?
?
android.app.Application类包含了4个公开的方法
void
void
void
void
所以希望大家,记住真正的Android入口点是application的main,你可以看下androidmanifest.xml的包含关系就清楚了,并不是每个应用都必须有Activity的。
android中applicationandroid编程中,application这样的名词似乎变得那样的不常见,而让大家更为熟悉的是activity、intent、provider、broadcast和service。但其实android中的application也有着它自身的用处。
打开manifest文件,会看到有一个application配置标签,这就是有关application的使用了。那究竟application有什么用处呢?来看看SDK中是如何描述的:
Base
就是说application是用来保存全局变量的,并且是在package创建的时候就跟着存在了。所以当我们需要创建全局变量的时候,不需要再像
因小工程中涉及到的文件比较多,这里就贴代码撒。
application文件:
Java代码:
public
private
public
return
}
public
this.curIndex
}
@Override
public
super.onCreate();
}
@Override
public
super.onTerminate();
}
}
application中有一个curIndex和setter
第一个acitivty中对application进行的操作:
Java代码:
TestApplication
Log.i("data",
application.setCurIndex(5);
第二个Activity:
Java代码:
TestApplication
Log.i("data",
application.setCurIndex(6);
第三个Activity:
Java代码
final
Log.i("data",
在运行过程中,每一次都kill掉对应的Activity,再进入下一个Activity。
http://www.baidu.com/s?wd=%E5%AE%89%E5%8D%93Application%E7%B1%BB&rsv_spt=1&issp=1&rsv_bp=0&ie=utf-8&tn=baiduhome_pg&rsv_n=2&rsv_sug3=7&rsv_sug=0&rsv_sug1=5&rsv_sug4=493&inputT=133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