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调用方式
- 内联函数:编译器在调用点将函数体直接展开,相当于把代码“复制粘贴”到每个调用处,没有函数调用的开销(如压栈/出栈、跳转等)。
- 普通函数:每次调用都需要产生函数调用开销,包括参数压栈、跳转、返回等操作。
2. 声明方式
- 内联函数:需要使用 inline 关键字声明。
3. 代码大小(体积)
- 内联函数:多次调用会导致代码体积变大(代码膨胀),因为每个调用点都插入了一份函数体。
- 普通函数:代码体积不会随调用次数增加而变化,所有调用都跳转到同一份函数体。
4. 使用场景
- 内联函数:适合短小、频繁调用的简单函数。
- 普通函数:适合较复杂或递归的操作。
363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