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桥梁模式的用意是将抽象化与实现化脱耦,使得二者可以独立地变化。脱耦是指将抽象化同实现化之间的强关联关系变为弱关联关系,所谓强关联关系就是在编译时期就已经确定的,无法在运行时期改变的关联,所谓弱关联关系,就是可以动态地确定并且可以在运行时期动态地改变的关联。显然在java语言中,继承关系是强关联,而聚合关系是弱关联关系。因此桥梁模式中的所谓脱耦和,就是指在一个软件系统的抽象化和实现化之间使用组合和聚合关系而不是继承关系,从而使二者可以相对独立地变化。
结构:抽象化角色:抽象化给出的定义,并保存一个对实现化对象的引用。修正化抽象角色:扩展抽象化角色,改变和修正父类的抽象化定义。实现化角色:这个角色给出实现化角色的接口,但不给出具体的实现。必须指出的是,这个接口不一定和抽象化角色的接口定义相同,实际上,这两个接口可以非常不一样。实现化角色应当只给出底层的操作,而抽象化角色应当只给出基于底层操作的更高一层的操作。具体实现化角色:这个角色给出实现化角色接口的具体实现。
抽象化等级结构中的商业方法通过向对应的实现化对象的委派实现自己的功能,这意味着抽象化角色可以通过向不同的实现化对象委派,来达到动态地转换自己的功能的目的。
应用场景:如果一个系统需要在构件的抽象化角色和具体化角色之间增加更多的灵活性,避免在两个层次之间建立静态的联系。设计要求实现化角色的任何改变不应当影响客户端。
使用案例:java peer架构。JDBC驱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