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变量和数据类型
文章目录
1.变量
1.变量命名规则:
1.见名知义
2.区分大小写
3.不能使用关键字
4.只能用字母,下划线,数字 且不能以数字开头
2.数据类型说明

3.变量声明及使用
第一步:声明变量,根据数据类型在内存申请空间
int money;
第二步:赋值,即“将数据存储至对应的内存空间”
money=1000;
第一步和第二步可以合并
int money=1000;
第三步:使用变量,即“取出数据使用”
4.常量
它的值不能改变
final int NUM = 10;
final double PI = 3.14;
int r = 2;
double area = PI * r * r;
优点:比较安全
推荐做法:
(1)常量名通常大写
(2)不同字符使用下划线分隔
(3)只能被赋值一次,通常定义时即对其初始化
2.scanner的使用
用来接收用户键盘输入的值
使用Scanner
第一步:导入Scanner类
import java.util.*;
第二步:创建Scanner对象
Scanner input = new Scanner(System.in);
第三步:获得键盘输入的数据
int now = input.nextInt();
3.自动类型转换
规则1:如果一个操作数为double型,则整个表达式可提升为double型
规则2:满足自动类型转换的条件
两种类型要兼容
数值类型(整型和浮点型)互相兼容
目标类型大于源类型:
例如:double 型大于 int 型
4.强制类型转换
int b = (int)10.2;
double a = 10;
int c = (int)a;
int before = 20; //apple笔记本市场份额
double rise = 9.8; //增长的份额
int now = before + rise; //现在的份额
5.赋值运算符的应用
如何借助变量以及赋值运算符实现两个数据的交换?
int num1=8;
int num2=9;
int temp=num1;
num1=num2;
num2=temp;
6.算数运算符
基本运算符:±*%+±-
复合运算符:+= -= *= /= %=
7.关系运算符

=为赋值运算符,==为等于运算符
关系表达式的结果为布尔值
>、<、>=、<=运算符的优先级别高于==、!=
>、<、>=、<=运算符只支持数值类型的数据比较
8.逻辑运算符

如果第一个操作数已经能确定表达式的值,第二个操作数就不必计算了;
优先级别 ! > && > ||
9.条件运算符

9.运算符优先级
单目运算符包括! ++ --,优先级别高
优先级别最低的是赋值运算符
可以通过()控制表达式的运算顺序,()优先级最高
从右向左结合性的只有赋值运算符、三目运算符和单目运算符
算术运算符 > 关系运算符 > 逻辑运算符
60q-1754317379012)]
9.运算符优先级
单目运算符包括! ++ --,优先级别高
优先级别最低的是赋值运算符
可以通过()控制表达式的运算顺序,()优先级最高
从右向左结合性的只有赋值运算符、三目运算符和单目运算符
算术运算符 > 关系运算符 > 逻辑运算符
237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