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先生,1866年生于广州中山的一户农民家庭,他从小和母亲在家务农,后来他哥哥在檀香山经商赚了钱,于是接他去读书。
他从香港西医书院毕业后,在澳门镜湖医院担任首席医师,在意识列强铁蹄下,国将不国时,他放弃了医人,开始医国的梦想。他北上天津,希望能见到满清名臣李鸿章阐述报国宏愿,却由此见识到了清政府的腐败。
于是他回到檀香山,创立了兴中会,提出了“驱逐鞑虏,复我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
1895年孙中山发动广州起义失败后流亡日本,在此期间他在民报发刊词中提出了以“民族、民权、民生”为主题的三民主义。成为此后中华民国的执政纲领。1911年武昌起义后,孙中山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在南京建立了临时政府。但是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他陷入了苦闷和彷徨。此时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又使他看到了希望,他推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并于1924年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同时创办了影响深远的黄埔军校。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1925年身患肝癌的孙中山先生于北京逝世。
我曾读过一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孙中山先生以毕生之经历,为我们树立了“圣贤”的榜样。
小随笔:孙中山先生的一生
于 2024-03-17 23:09:16 首次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