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层结构是基于模块化程序设计的思想,是实现分解应用程序的需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标准模式的模块划分方法。其优点在于不必为了业务逻辑上的微小变化而迁至整个程序的修改,只需要逻辑层中的一个函数或一个过程;增加了代码的可重用性;便于不同层次之间的开发人员之间的合作,只要遵循一定的借口标准就可以进行并行开发了,最终只需要将各个部分衔接到一起构成最终的应用程序。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如何构建三层结构。
一般来说三层结构通常是指数据访问层(.DAL)、业务逻辑层(.BLL)和表示层(.USL):
表示层位于最上层,用于显示和接受用户提交的数据,为用户提供交互式的界面。
业务逻辑层是表示层与数据访问层之间沟通的桥梁,主要负责数据的传输与处理。
数据访问层主要实现对数据的读取、保存和更新等操作。
构建三层结构演示:
(1)首先新建一个项目选择Visual Studio 解决方案类型(空白解决方案)。
(2)在解决方案资源管理器中右击添加新建项目,选择Visual C#类型(类库模板)重命名“类名.DAL”
(3)同样方法新建业务逻辑层“类名.BLL”
(4)在实际项目中常常会用到模型层(.Models)用于包含所有与数据库中的表相对应的实体类,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三层之间通过传递实体对象来达到数据传递的目的。
同样方法新建模型层。
(5)添加表示层,这里我们用Web网站来表示数据。即新建网站,选择ASP.NET网站,注意路径与类库的路径一致。
(6)新建完成以后,需要对各个层之间添加依赖关系,在各个项目上右击添加引用,这里我们需要添加表示层对业务逻辑层与模型层的依赖以及业务逻辑层对数据访问层与模型层的依赖和数据访问层对模型层的依赖。
(7)下面就可以开始编写实体类了。
以后我们上传的实例都将采用三层结构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