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line与lnk2001、lnk2019,鸡肋?

本文通过一个示例程序探讨了inline函数在C++中的使用,解释了为何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遇到lnk2001和lnk2019链接错误。作者指出,头文件中实现类成员函数时,inline关键字可省略,因为编译器会尝试优化;而在源文件中实现时,若不确保所有源文件都调用,使用inline可能导致链接错误。文章建议,对于追求性能的情况,可以在头文件声明并实现inline函数,但最终是否内联仍取决于编译器优化选项。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inline函数居然出现了lnk2001、lnk2019,先贴代码。

a.h
#pragma once
class A
{
public:

    inline void foo();
    void use_foo();
};

 
a.cpp
#include "A.h"

inline void A::foo()
{

}

void A::use_foo()
{
    foo();//此行注释掉会产生lnk2019错误
}


main.cpp
#include "A.h"

int main()
{
    A a;
    a.foo();
    return 0;

}

 

看似简单的程序,揭示出inline的使用限制:

1、在头文件中,类成员函数声明为inline时实现函数体,比如:
#pragma once
class A
{
public:

    inline void foo(){};//实现了函数体即便是空的
    void use_foo();

};

 

2、在头文件和源文件中分开实现,此类源文件中的“任意非inline函数续”需调用过此函数,然后其他源文件中才可用,此时链接时不会出现lnk2001 lnk2019错误。

如:上面的a.cpp


两种方法:

第一种缺点是破坏封装,生成的库拿给别人用总不希望被看到函数体的实现吧

第二种封装性好,别人只能看到声明,缺点是容易产生lnk错误。

其实编译器尽量把头文件中的带实现的函数优化为inline,只要不带循环之类的就可以不用声明inline。

inline只有在达到一定调用频率量级上才会显得快。比如:Release编译 /O2开启,第一种10亿次循环调用的差距大概在几十毫秒。第二种反而比非inline慢几到十几毫秒。

结论:inline没必要使用

如果是在头文件中实现类函数体,inline关键字不必使用,因为编译器默认会将头文件实现的类函数尽量优化为inline,而且这种破坏封装性,如果是编译给别人用的库还是算了。

如果是在源文件中实现类函数体,inline关键字不能用,因为你不能保证该源文件一定需要调用该函数,可能造成其它源文件的lnk2001 lnk2019链接错误。

如果追求极致性能又怕编译器不靠谱,请在头文件中声明inline且同时实现函数体,即便如此,编译器也会考量是否可编译为inline函数,并且前提是优化选项开启,比如VS的 /O2、g++的 -O2

本人仅在vs2012 release下做过简单测试,欢迎交流。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