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java中一个方法,的参数传递问题,引用类型和基本类型是不一样的,基本类型有8种(byte,short,int,long,float,double,char,boolean),他们分别占1,2,4,8,4,8,2,1/8个字节。其中基本类型作为参数,形参的改变不影响实参。(不懂得话自己去百度),而引用类型则会发生改变。(这里的话说明一下,String类型的效果和基本类型一样)
2.将数组的元素拼成一个字符串,定义一个空的字符串,用加法。
3.我来简单的谈谈对java的理解吧,java是面向对象的编程,什么是对像,怎么才叫面向对像,反正在我看来,就是调用方法,基本上都是在调用方法来解决问题,就像c的scanf和printf输入输出方法一样,只要记住什么方法有什么功能就行了。不就是调用呗,谁不会啊,只不过,我们所调用的方法不仅仅是写出方法名和传参数就OK了,这样是无法调用的,我们需要一个中介,就像你找一些资源不知道去哪找,有人帮你一样,这种人就是中介。中介可以做到你做不到的事情,我们使用中介的能力来完成我们的需求,就这么简单。在java中对象就是中介,造对象(类名 对象名 = new 类名())就是找中介,有了对象(中介),我们就可以向他提出我们的需求(对他下达命令),利用 对象名.方法名()这种形式从而使用这个方法,即利用好对象,就是面向对象的出发点。
4.java的面向对象是一个十分广泛的,抽象的思想,他体现在java的方方面面,不是一两句就能点明要点的
5.我们上的面向对象的课里包括了 1.内部类 2.封装继承多态的思想 3.接口,抽象类 4.类的加载机制 5.各种修饰符的权限和应用‘
6.final关键字的特点:final可以修饰类,变量,方法
当final修饰类时,该类不能被继承;当final修饰方法时,该方法不能被重写;final修饰的变量是一个常量
7.内部类被分为4种,(1).普通内部类(成员内部类)(2)’匿名内部类(3)静态内部类(4)方法内部类
以下是我们老师的总结:
普通内部类:(内部类是外部类的一个成员 但是也是一个类)
(不能定义静态内容只能定义静态常量且常量要赋字面值)
1、外部类访问内部类的成员:
创建内部类实例
2、其他类访问内部类:
创建内部类对象:创建时要求必须保证外部类对象存在
外部类.内部类 变量名= new 外部类().new 内部类();
3、内部类访问外部类成员:
直接使用。
内部类持有外部类的引用; 外部类.this
方法内部类:
减少类的生命周期 缩减内存开销 外界不能访问,(在方法内实现某些接口,以接口类型作为方法的返回类型)
静态内部类:(内部类是外部类的一个静态成员 但是也是一个类)
1、外部类访问内部类的成员:
创建内部类实例 (访问非静态)
类名. (访问静态)
2、其他类访问内部类:
访问内部类的静态内容
外部类.内部类.静态内容
访问内部类的非静态内容
外部类.内部类 变量名= new 外部类.内部类();
3、内部类访问外部类成员:
创建外部类实例 (访问非静态)
直接访问 (访问静态)
匿名内部类:
可以用来创建接口的实现类对象和抽象类的子类对象
而这些对象只能使用一次。
new 接口/抽象类(){
重写所有的抽象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