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所有技术的创造和更新都是基于人类的‘懒惰’!但是懒惰并不是一件坏事,他可以极大地创造我们的生产力。
而计算机的出现,极大地简化了人类生活中的计算过程。
而计算机主要的构成有寄存器,控制器,运算器和时针组成。但是对于我们程序员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寄存器了!
寄存器包含程序计数器,标志寄存器,累加寄存器,基址寄存器,变址寄存器,通用寄存器。(红色标注的cpu中只有一个)。
所以当一个程序再跑的时候,CPU经过了哪些事情呢?
①首先我们会通过控制器将内存上的指令和数据读入寄存器。
②寄存器来暂存指令和数据等处理对象。
③运算器对数据进行运算。
④控制器根据运算结果控制计算机输出。
当我们提到磁盘和内存自然而然的把这两者放到一起进行对比归纳分析。
这两种都属于存储部件,然而一般内存属于高速小容量,而磁盘属于低速高容量,他们一起协作进行存储。然而磁盘中存储的程序,必须要加载到内存中才能运行!在磁盘中保存的原始程序是无法直接运行的。这是因为,CPU需要通过内部程序计数器来指定内存地址,然后才能读出程序。
然而内存太小,磁盘又无法直接运行程序,怎么办才能扩大存储容量并且提高程序的运行效率呢?
第一,通过磁盘缓存。类似浏览器的缓存或者是我们程序中的ehcache。第二,通过虚拟内存。虚拟内存是指把磁盘的一部分作为假象的内存来使用。有了虚拟内存之后我们可以运行大于内存大小的程序。其中虚拟内存有分页式和分段式两种方法。
而指令其实就是程序的一部分,就像程序的每一行代码应该做什么就是指令,我们通过指令和数据形成了可以运行的程序。
文章写得过于仓促,后期会更新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