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的概念(package)
包的导入
包的命名全部都是小写:
//类的常类名(;类的全类名)
建议将类放在包中,小写字母。一般以com开头,域名的倒写
java.lang包会自动导入
包的引入
在Java程序中,不能直接访问包外的类,需要访问包外的类时,
可用两种方式:
使用类的全限定名(包含包名),
如: ch3.src.TestPackage test = new ch3.src.TestPackage( );
用import关键字引入包,然后使用。
import some.TestPackage; …
TestPackage test = new TestPackage();
说明:package需要在import前使用,import需要在类声明前使用。
声明方式:
import pkg1[.pkg2].(classname|*);
使用点号(.)来隔离多级包名 classname 表明直接引入该包中的具体类 *表明要引入一个包中的全部类一个Java类文件里可以有多个import语句
在import中使用*
(1)*导入包中所有的类,这会增加编译时间,但不会增加运行时间。因为类的确定是在编译期间完成的。
(2)如果引入的两个包中有同名类,当我们试图运行其中一个,则会导致一个编译时的错误。
(3)*会导入包中的所有类,但不会级联的导入其子包(如果存在的话)中的类
静态导入(没什么用)
访问修饰符OOP(信息的隐藏)
相当于封装,是面向对象最重要的功能之一,也是使用访问修饰符的重要原因
(1)对任何实现细节所做的更改不会影响使用该类的代码
(2)防止用户意外删除数据
(3)易于使用
访问修饰符
(1)public 公有权限,全部对外开发。
(2)protected 保护权限,对本包开放,对包外的子类开放。
(3)不加修饰符限定 默认权限,对本包开放
(4)private 私有权限,仅对本类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