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4套接字地址结构引用32位IPv4地址的两种方式

本文详细解析了IPv4套接字地址结构,包括结构体定义、成员解释及如何正确引用32位IPv4地址。同时探讨了C语言中通过结构体实现的继承概念。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IPv4套接字地址结构引用32位IPv4地址的两种方式

IPv4的套接字地址结构为:(在头文件<netinet/in.h>中)

struct sockaddr_in {
    uint8_t             sin_len;
    sa_family_t         sin_family;
    in_port_t           sin_port;
    struct in_addr      sin_addr;
    char                sin_zero[8];
};

其中,比较有意思的是struct in_addr sin_addr,它存的是32位的IPv4地址,但是它本身却是一个结构体,并且只有一个成员:

struct in_addr {
    in_addr_t       s_addr;
};

这样,我们既可以按in_addr结构引用32位IPv4地址,又可以按照in_addr_t引用同一个32位IPv4地址,并且两者的内存地址是一致的。多了一条门路,却也多了一点麻烦,明明只要一个字段就可以处理的事情,却把事情弄得更复杂。毕竟从编译器的角度来看,对于传递结构体和传递整数的处理方式是完全不同的。举个例子:

servaddr.sin_addr.s_addr=htonl(INADDR_ANY);
servaddr.sin_addr=htonl(INADDR_ANY);

这两种保存32位IPv4地址的方式中,第1行正确,而第2行错误。

这种麻烦的存在是出于历史原因。在子网划分技术无类地址编排出现前,in_addr结构被定义为多种结构的联合(union)。所以出于兼容性考虑,尽管现在只需要一个字段,但仍将in_addr定义为一个结构体。

引申:C语言的继承
我们可以看到,对于struct sockaddr_in servaddr这个结构体,servaddr.sin_addr和servaddr.sin_addr.s_addr的地址是相同的。这刚好跟之前看到过的,C语言面向对象中的继承形式有所相似,所以在这里做为一个引申点。

现有基结构体Base和子结构体Derived如下:

struct Base {void func(){ printf(“111\n”);}};
struct Derived {
    struct Base *b;
    void func(){ printf(“222\n”);}
};

可以看到,C语言可以使用包含的方式实现结构体之间的继承。具体使用方式则是利用指针类型的强制转换。示例如下: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Derive d;
        Base* pb = (Base*)&d;
        pb->func();
        return 0;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