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期书生训练营-Level1 G1 打卡

书生大模型全链路开源开放体系笔记

1. 体系概述

书生大模型全链路开源开放体系由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AI Lab)推出,是一套覆盖数据、预训练、微调、评测、部署、应用六大环节的完整生态系统。该体系以开源为核心,旨在降低大模型研发与应用门槛,推动通用人工智能发展,尤其强调高性能、多模态支持与全链条工具链的整合。


2. 核心组成与工具链
(1)数据层
  • 书生·万卷多模态语料库:包含文本(1.6万亿Token)、图像(2200万+文件)、视频(1000+文件)等多模态数据,总量超2TB,覆盖科技、教育、法律等领域。数据经过精细清洗、去重与安全过滤,确保高质量与价值对齐。
  • 数据工具
    • MinerU:从PDF、网页等提取文本的一站式工具;
    • Label LLM/Label U:支持AI辅助标注的NLP与图像标注工具。
(2)预训练
  • 框架:基于InternLM-Train,支持千卡级分布式训练,显存与通信优化显著,千卡训练效率达90%。
  • 模型迭代
    • InternLM 7B/20B:轻量级与中量级模型,适用于不同场景;
    • InternLM 2.5(最新版):支持百万Token级长文本处理,推理能力提升20%,综合性能超越同量级开源模型。
(3)微调
  • XTuner工具:支持全参数微调、LoRA/QLoRA等低成本算法,最低仅需8GB显存即可微调7B模型,兼容Llama、ChatGLM等主流模型。
(4)评测
  • OpenCompass评测体系:覆盖80+评测集、40万道题目,涵盖语言、知识、推理、安全等六大维度,支持零样本、小样本及思维链评测,确保模型性能透明可复现。
(5)部署
  • LMDeploy框架:支持TurboMind高效推理引擎,量化技术(4/8bit)与有状态对话管理,每秒生成超2000 Token,显著降低部署成本。
(6)应用开发
  • 智能体框架
    • Lagent:轻量级框架,支持ReAct、AutoGPT等模式,集成搜索、计算器等工具;
    • AgentLego:多模态工具库,支持视觉、语音等任务。
  • 企业级工具:如茴香豆(知识库构建工具)、MindSearch(AI搜索引擎)。

3. 技术亮点
  • 长上下文处理:支持百万Token级文本窗口,通过“大海捞针”实验验证其精准定位能力。
  • 数据驱动迭代:基于反馈循环优化数据质量,结合规则构造、模型扩充与人工反馈,持续提升模型性能。
  • 多模态融合:书生·万卷语料库与InternVL2.5模型支持文本、图像、视频等多模态任务。

4. 应用场景
  • 通用任务:文本生成、翻译、问答、代码生成等。
  • 行业应用
    • 智能客服:多轮对话与工具调用;
    • 医疗:辅助诊断与知识检索;
    • 教育:个性化学习与智能评测。
  • 复杂场景:通过智能体框架实现跨API调用、数据库操作等环境交互任务。

5. 开源生态与社区
  • 开源历程:自2023年起逐步开源模型(如InternLM 7B/20B)及工具链,支持免费商用。
  • 开发者支持
    • 实战营与挑战赛:提供案例与算力资源(如中国算力网试验场);
    • GitHub资源:完整代码库、文档与社区协作。
  • 产学研合作:与高校、企业共建生态,推动技术落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参考资料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关于书生大模型第四期基础通关岛第三关 针对书生大模型第四期基础通关岛第三关的任务,此阶段主要聚焦于通过不同参数量训练模型并结合多种微调技术来优化特定任务的表现。具体而言,在对比 xcomposer2-4khd、internVL1.5 和 llava-llama3-8b 这些具有不同参数规模的预训练模型时,采用 LORA(低秩自适应)、QLORA 及 FULL 训练方法可以有效增强模型处理少量样本学习(few-shot learning)以及专门领域内图纸识别的能力[^1]。 为了成功完成这一挑战,建议采取如下策略: #### 数据准备 确保拥有高质量的数据集用于训练和验证,特别是那些能够代表目标应用场景中的特征数据,比如工业设计图或其他形式的技术绘图。 #### 模型选择与调整 基于项目需求挑选合适的基线模型,并考虑其参数大小对性能的影响。较小的模型可能更适合资源受限环境下的部署;而较大的模型则通常能提供更好的泛化能力。 #### 微调技巧应用 利用LORA或QLORA等高效微调方式快速适配新任务,减少计算成本的同时保持较高的准确性。对于更复杂的要求,则可尝试FULL fine-tuning以获得最佳效果。 ```python from transformers import AutoModelForSequenceClassification, Trainer, TrainingArguments model_name = "path_to_pretrained_model" model = AutoModelForSequenceClassification.from_pretrained(model_name) training_args = TrainingArguments( output_dir="./results", evaluation_strategy="epoch", per_device_train_batch_size=8, per_device_eval_batch_size=8, num_train_epochs=3, weight_decay=0.01, ) trainer = Trainer( model=model, args=training_args, train_dataset=train_dataset, eval_dataset=val_dataset, ) ``` 上述代码片段展示了如何设置一个简单的`Trainer`对象来进行模型微调操作。实际实现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具体的任务类型调整配置项。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