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体
基础
先声明一个结构体类型
声明位置对作用域有影响,在函数外声明,该声明后面所有函数都可以使用;在函数内声明,作用域只能在函数内部使用且在该声明之后
struct student { // struct是关键字,student是标记名
char name[20];
char sex;
int age;
char num[9];
}; // 分号不能少,相当于一条语句
// typedef A B 就是用B代替A,类似于宏,之后代码里遇到的B自动转化为A,目的是方便书写
typedef struct student {
char name[20];
char sex;
int age;
char num[9];
} STU; // 使用typedef,给已有类型重新命名在之后定义该结构体变量时可以用 (STU) 代替 (关键字+标记名)
typedef struct {
char name[20];
char sex;
int age;
char num[9];
} STU;
struct student {
char name[20];
char sex;
int age;
char num[9];
} Tom; // 声明结构体时,也定义了变量
struct { // 无结构体名的结构体类型是无法重复使用的
char name[20];
char sex;
int age;
char num[9];
} Tom; // 声明结构体时定义结构体变量,这种结构体只能使用一次,可以省略标识符
定义一个结构体变量
三种方式:先定义结构体再定义变量(见下)、定义结构体类型的同时定义结构体变量(代码块3)、直接定义结构体变量(代码块4)
struct student Tom;
struct student *s; // 结构体指针,可以指向任何student结构体变量
STU Tom;
STU *s = &Tom;
结构体变量初始化
STU Tom = { // 逗号分隔,需要与结构体成员列表顺序匹配
"Tom",
"boy",
13,
"202121199"
};
// 注意如果在定义结构体变量的时候没有初始化,那么后面就不能全部一起初始化了
struct student Tom;
Tom = {
"Tom",
"boy",
13,
"202121199"
}; //这样就是不行的,只能在定义的时候初始化才能全部赋值,之后就不能再全体赋值了,只能单个赋值;
// 只能单个赋值
Tom.name = "Tom";
STU Tom = { // 结构体指定初始化,这种不需要严格按照成员列表顺序初始化
.name = "Tom",
.sex = "boy",
.age = 13,
.num = "202121199"
};
访问结构体变量
printf("%s", Tom.name);
printf("%s", (*s).name); // &取地址,*取值
printf("%s", s->name);
补充
结构体数组
typedef struct student
{
char name[20];
int age;
int num;
} STU;
int main()
{
struct student stuArray[3] = { // struct student为数组元素的数据类型,stuArray为数组名
{"zhang san", 11, 1111}, // stuArray为一个具有3个元素的数组,并且每个元素都是student类型
{"li si", 12, 1112},
{"wang wu", 13, 1113}
};
for (int i = 0, i < 3, i++)
printf("名字:%s 年龄:%d 学号:%d", stuArray[i].name, stuArray[i].age, stuArray[i].num);
return 0;
}
向函数传递结构体信息
int Average(const STU *s) // 指针接收,const防止修改结构体成员
{
xxxxxxxx;
}
int main()
{
int average = Average(&Tom); // 使用结构体地址
}
int Average(STU s) // 使用结构体接收
{ // 调用寄存器时,会创建一个s变量,即s为Tom的副本,函数内修改只是修改了副本s的值,无法修改实 参Tom,要想修改实参的值,只能传递地址,且不能设为const
xxxxxxxx;
}
int main()
{
int average = Average(Tom); // 传递结构体过去
}
515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