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 插件化

本文介绍了Android插件化的概念及其与组件化的区别,探讨了插件化带来的好处,如解决Dex文件方法数限制问题、实现模块解耦及动态升级等,并深入分析了插件化的原理,即JavaClassLoader如何加载不同依赖。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接触android的插件化是因为新入职的公司的工程采用了这种方式,以前没有接触过,刚理解有点不觉而厉,今天有时间,搜集了各种资料来整理一下。

1.概念

  • Android 插件化 —— 是指将一个程序划分为不同的部分,比如一般 App 的皮肤样式就可以看成一个插件

  • Android 组件化 —— 这个概念实际跟上面相差不那么明显,组件和插件较大的区别就是:组件是指通用及复用性较高的构件,比如图片缓存就可以看成一个组件被多个 App 共用

2.插件化的好处与作用

  • App中的方法数有个上限Dex = 65535,对于工程庞大的公司(像我们公司)完全不够啊,所以采用插件化的方式,将一个App划分成多个插件。

  • 模块解耦:俗话说 “高内聚低耦合”,这也是软件设计的真理啊。

  • 动态升级:如果有一个新的领域,只需要加入一个新的插件,甚至原来的都无需再编译。

3.插件化的原理

插件化的原理实际上就是Java ClassLoader的原理这里就来了解一下**Java ClassLoader加载不同依赖Jar**的原理吧。

首先纠正一个概念,在一个运行程序中是可能存在两个包名和类名都相同的类的,之前我也懵逼过,但确实是,JVM 及 Dalvik 对类唯一的识别是 ClassLoader id + PackageName + ClassName。当碰到异常 “java.lang.ClassCastException:can not be cast to ”可以通过instance.getClass().getClassLoader()得到ClassLoader,看他们的ClassLoader是否是一样的。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