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ftpd的配置说明,以及553 Could not create file.错误的解决

本文详细介绍了vsftpd的配置方法,包括启动方式、模式设置、上传设置等,并提供了553Couldnotcreatefile.错误的解决方案。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vsftpd的配置说明,以及553 Could not create file.错误的解决

更新时间:2011-11-10 11:15:46来源:未知 作者:goldpony 点击:181次
VSFTP文件与目录 /usr/sbin/vsftp vsftp的主程序 /etc/rc.d/init.d/vsftp vsftp的启动脚本 /etc/vsftpd/vsftpd.conf vsftp的配置文件 /etc/pamd/vsftpd PAM认证文件 /etc/vsftpd/vsftpd.ftpuser 禁止使用FTP的用户 /etc/vsftpd/vsftpd.user_lis
      VSFTP文件与目录
      /usr/sbin/vsftp      vsftp的主程序
      /etc/rc.d/init.d/vsftp          vsftp的启动脚本
      /etc/vsftpd/vsftpd.conf        vsftp的配置文件
      /etc/pamd/vsftpd PAM认证文件
      /etc/vsftpd/vsftpd.ftpuser 禁止使用FTP的用户
      /etc/vsftpd/vsftpd.user_list 禁止或允许使用ftp的用户列表
      /var/ftp ftp匿名主目录
      /varftp/pub ftp匿名上传主目录

      VSFTP启动
      Standalone方式
      用于ftp访问频繁的环境 VSFTP进程始终运行监听端口
      Service vsftp start|stop|restart|status
      /etc/rc.d/init.d/vsftpd start|stop|restart
      或者在/etc/vsftpd/vsftpd.conf中 加入listen=yes 表示以standalone运行
      在inet.d守护进程中运行
      用于ftp访问量很小的情况 vsftp在inet.d守护进程中运行 
      运行/etc/inet.d/vsftp中的脚本
      VSFTP的配置文件 /etc/vsftpd/vsftpd.conf

      主动模式设置
      Port_enable=YES               开启主动模式
      Connect_from_port_20=YES      当主动模式开启的时候 是否启用默认的20端口监听
      Ftp_date_port=%portnumber%    上一选项使用NO参数是 指定数据传输端口

      被动模式
      PASV_enable=YES   开启被动模式
      PASV_min_port=%number% 被动模式最低端口
      PASV_max_port=%number% 被动模式最高端口

      匿名上传设置
      anonymous_enable=YES   启用匿名帐户
      anon_world_readable_only=NO 关闭匿名全局浏览
      anon_upload_enable=YES   匿名上传开启
      anon_mkdir_write_enable=YES 允许匿名用户创建目录
      write_enable=YES   全局写入权限开启
      
      限制本地用户访问文件系统
      chroot_local_user=YES    将本地用户浏览限制在其FTP根目录下

      限制部分用户访问文件系统
      chroot_list_enable=YES    启用列表(不可以与上条命令同时开启)
      chroot_list_file=%file path%   限制用户的列表文件

      连接限制
      Max_client=%number%   最大连接数
      max_per_ip=%number%   每ip最大连接数
      anon_max_rate=%number%    匿名用户最大速率 单位kbps
      local_max_rate=%number%   本地用户最大速率 单位kbps
      user_config_dir=%file path%/%username% 针对不同用户的连接速率设置
      %username%文件的内容为 local_max_rate=%number%
      
      用户主目录设置
      本地用户的主目录定义在/etc/passwd文件中
      其中FTP user:________为定义行
      全局重定向localuser的ftp主目录
      local_root=%path%

      安全设置
      hide_ids=YES   隐藏用户的UID和GID
      改变原有banner
      ftpd_banner=%message%
      或者
      banner_file=%file path%

      虚拟FTP站点设置
      首先创建2套conf文件
      #cp /etc/vsftpd/vsftpd.conf /etc/vsftp/vsftp2.conf
      创建ftp2的主目录
      #mkdir /var/ftp2 
      #useradd -d /var/ftp2 -M FTP2
      #service vsftpd restart
      
      单独启动某一站点
      /user/sbin/vsftpd /etc/vsftpd/vsftp2.conf&

      另附:553 Could not create file.错误的解决
      在RedHat 5上配置了Vsftpd,一切都是没有问题,用户也可以正常登陆,但是在上传文件的时候总是提示:
      553 Could not create file.的错误,百思不得其解,在网上搜了一下,原来是:
      Fedora Core 4缺省状态是打开selinux的,在这个状态下,vsftp会出现本地用户无法上传的问题(可能是本地用户的home目录,或者是整个目录),错误信息为:
      553 Could not create file.
      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要:
      1. setsebool -P ftpd_disable_trans 1
      2. service vsftpd restart
      就可以了。

      FTP用户一般是不能登录系统的,这也是为了安全。在系统中,没有权限登录系统的用户一般也被称之为虚拟用户;虚拟用户也是要写进/etc
      /passwd中;这只是一种虚拟用户的方法,但说实在的并不是真正的虚拟用户,只是把他登录SHELL的权限去掉了,所以他没有能力登录系统;
      如果我们想把beinan这个用户目录定位在/opt/beinan这个目录中,并且不能登录系统;我们应该如下操作
      [root@localhost ~]# adduser -d /opt/beinan -g ftp -s /sbin/nologin beinan
      [root@localhost ~]# passwd beinan
      Changing password for user beinan.
      New password:
      Retype new password:
      passwd: all authentication tokens updated successfully.
      [root@localhost ~]#
      其实这还是不够的,还要改一下配置文件vsFTPd.conf ,以确保本地虚拟用户能有读写权限;
      local_enable=YES
      write_enable=YES
      local_umask=022
(责任编辑:admin)
<think>嗯,用户这次提出了一个非常具体的FTP操作问题:上传文件时遇到553错误。从问题描述看,用户应该是在用Python操作FTP时遇到了文件创建失败的问题,结合之前引用的资料里提到过读取FTP文件的尝试,推测用户可能在开发自动化脚本。用户的上个问题涉及FTP文件读取,这次转向了文件上传,说明工作场景需要完整的FTP操作流程。553错误的核心是权限问题,但具体诱因有很多可能。需要帮用户系统性地排查,尤其要提醒隐蔽的权限陷阱——比如服务器磁盘空间不足这种容易被忽视的因素。注意到用户引用材料里出现MySQL和Oracle的错误代码,虽然和当前问题无关,但暗示用户的工作环境涉及数据库运维。可能在用Python编写数据库备份脚本时触发了这个FTP错误?可以建议用户检查文件路径是否包含数据库相关的特殊字符。重点应该引导用户分三个层面排查:客户端操作(权限/路径)、服务端配置(磁盘/权限)、网络传输(文件占用)。特别强调路径分隔符和中文名的处理,这是Python操作FTP时的常见雷区。安全策略部分要提醒PASV模式的影响,因为企业防火墙常导致这类问题。用户没有提供具体环境信息,所以需覆盖Linux和Windows两种场景。示例代码保留变量名英文是考虑到用户可能复用之前读取FTP的代码结构。最后补充的错误代码转换很重要,实际运维中主动关闭连接能避免进程僵死。</think> 好的,FTP 上传文件时遇到 `553 Could not create file` 错误是一个常见的权限或路径问题。让我帮你系统地分析原因并提供解决方案: **问题核心:** `553 Could not create file` 表明 FTP **服务器端**在尝试将你上传的文件写入磁盘时**失败了**。通常源于权限不足、路径无效或目标文件已存在且无法覆盖。 **请按以下步骤排查和解决:** 1. **检查目标文件路径权限:** (最常见原因) * **写权限:** 登录 FTP 的用户账号是否对**目标目录**(你尝试上传文件的那个目录)拥有**写 (`w`)** 权限?服务器管理员需要确保该账号对该目录有足够的写入权限。 * **目录所有权:** 目标目录的所有者是否属于 FTP 进程运行的用户组?权限配置不当可能导致进程无法写入其本身没有所有权的目录。 * **解决方案:** 联系你的 FTP 服务器管理员(如果是你的服务器,请检查目录权限)。使用 `ls -ld /path/to/target_directory` (Linux) 或查看文件属性 (Windows) 检查权限。 2. **验证目标目录是否存在:** * 你指定的上传目标**目录**在服务器上**必须真实存在**。在命令中指定了 `/uploads/backup/`,但 `/backup/` 子目录不存在(而 `/uploads/` 存在),也会导致 553 错误。 * **解决方案:** 仔细检查上传命令中使用的完整路径(包括大小写)。如果目标目录不存在,尝试创建它(通常需要在客户端中使用 `mkdir` 命令,或者联系管理员创建)或者上传到已存在的目录。 3. **检查目录是否可写:** * 目标目录可能设置了 `chmod a-w /path/to/dir`(Linux)或去除了“Everyone”写权限(Windows),导致该目录本身不可写。 * **解决方案:** 同第 1 步,检查并修改目标目录权限,确保对 FTP 用户可写。 4. **检查磁盘空间:** * FTP 服务器所在的磁盘分区的**可用空间不足**,无法容纳你上传的文件。 * **解决方案:** 联系服务器管理员检查磁盘使用情况(使用 `df -h` Linux 或资源管理器 Windows),清理空间或迁移到有足够空间的磁盘。 5. **检查文件名规则:** * **保留字符/特殊字符:** 文件名中可能包含了服务器文件系统不允许的字符(如 `/`、`\`、`:`、`*`、`?`、`"`、`<`、`>`、`|`、某些控制字符)。特别是从 Windows 上传到 Linux 时要注意 `\` 和文件名末尾的空格或点。 * **文件名长度限制:** 文件名或路径总长度可能超过了服务器的限制。 * **大小写敏感性:** 如果服务器是 Linux (大小写敏感),尝试覆盖一个大小写不完全匹配的文件名可能失败(会被视为新文件,但如果有权限问题就失败)。 * **解决方案:** 使用**简短、规范**的文件名(仅含字母、数字、下划线 `_`、点 `.`、连字符 `-`),避免空格和特殊字符。如果遇到大小写问题,先尝试删除服务器上的旧文件(如果允许)。 6. **检查文件是否已存在且无法覆盖:** * 如果目标文件**已存在**,并且: * FTP 用户没有覆盖该文件的**写权限**。 * 目标文件设置了**只读 (Read-Only)** 属性。 * FTP 服务器的配置不允许覆盖文件。 * **解决方案:** * 确保 FTP 用户对**现有文件**也有**写权限**。 * 如果允许,先删除服务器上的旧文件 (`delete filename`),再上传新文件。 * 尝试使用不同的文件名上传。 * 检查 FTP 服务器配置(如 vsftpd 的 `allow_writeable_chroot`、`write_enable`;ProFTPD 的相关选项)。 7. **检查服务器文件系统问题:** * 磁盘错误(坏道)、文件系统损坏等底层问题可能导致无法创建文件(相对少见,但也是可能原因)。 * **解决方案:** 服务器管理员需要检查系统日志(如 `/var/log/messages`, `/var/log/syslog` Linux)查找文件系统错误,运行 `fsck` (Linux) 或 `chkdsk` (Windows) 进行修复。 8. **尝试切换为 Passive (PASV) 模式:** * 虽然 553 错误本身是服务器端创建文件的权限问题,但在某些复杂的防火墙或 NAT 环境下,主动模式连接问题有时可能被掩盖或触发其他错误。尝试在客户端中**开启 PASV (Passive) 模式**进行上传。大部分现代 FTP 客户端默认或推荐使用 PASV 模式。 * **解决方案:** 在 FTP 客户端设置中找到并启用 Passive Mode (PASV)。这在 FileZilla 等图形客户端中很容易设置。在 Python `ftplib` 中,通常在登录后调用 `ftp.set_pasv(True)`。 9. **检查服务器配置和日志:** * FTP 服务器软件自身的错误配置(例如 vsftpd 中的 `write_enable=NO`, 错误配置的 `chroot`)可能导致此错误。 * **解决方案 (管理员):** 仔细检查 FTP 服务器软件的配置文件。 * **查看服务器日志**:服务器日志通常会提供比客户端返回的 `553` 更具体的原因。查找与上传操作和你使用的用户名/IP相关的错误信息。位置: * Linux (常见):`/var/log/vsftpd.log`, `/var/log/proftpd/proftpd.log`, `/var/log/messages`, `/var/log/syslog` * Windows: 事件查看器(Windows Logs -> Application),或 FTP 服务特定的日志位置。 **Python ftplib 注意事项(如果使用):** ```python from ftplib import FTP, error_perm ftp = FTP('your.ftp.server') ftp.login('username', 'password') ftp.set_pasv(True) # 通常建议开启 PASV 模式 try: with open('localfile.zip', 'rb') as f: # 确保 remote_path 是完整的路径+文件名,且路径已存在、可写! ftp.storbinary('STOR /path/on/server/file.zip', f) except error_perm as e: # 更具体地处理 553 或其他永久错误码 if '553' in str(e): print("Failed to create file on server (553):", e) # 这里可以包含上述各种检查逻辑的通知... else: print("FTP Error:", e) finally: ftp.quit() ``` **总结:** `553 Could not create file` 的核心是**服务器端文件写入失败**。**首要排查点依次是:** 1. **目标目录对 FTP 用户的写权限(最核心原因)。** 2. **目标目录是否存在。** 3. **目标路径是否有效(文件名特殊字符,大小写)。** 4. **磁盘空间是否充足。** 5. **是否试图覆盖一个没有权限修改的现有文件。** 作为用户,你能做的是检查并规范文件名和路径,尝试开启 PASV 模式,联系服务器管理员检查目录权限和磁盘空间,并请管理员查看服务器日志获取最准确的错误原因。如果是你自己的服务器,请全面检查配置和日志。 [^1]: 此错误代码源于 FTP 协议规范(RFC 959),表示服务器在文件操作时遇到了文件系统或权限问题。 [^2]: 服务器日志文件是诊断此类错误的黄金标准,能提供具体的错误原因(如 `Permission denied`,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File exists` 等系统调用错误)。 [^3]: 常见 FTP 服务端软件(如 vsftpd, ProFTPD, FileZilla Server, IIS FTP)的文档中都有关于权限配置错误代码解释的章节。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