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沙龙
文章平均质量分 59
wmingluo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起源
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起源 关于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的起源,自春秋战国时起,传统的观点认为均起源于黄河中下游,尧舜时投“四罪”于四裔,于是有了蛮夷戎狄。(14)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提到,由于共工、原创 2006-09-04 18:17:00 · 2761 阅读 · 0 评论 -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3】
六、风俗礼仪 【春节】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此节乃一岁之首。古人又称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称春节,是在采用公历纪元后。古代“春节”与“春季”为同义词。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多与农事有关。迎龙舞龙为取悦龙神保佑,风调雨顺;舞狮源于镇慑糟蹋庄稼、残害人畜之怪兽的传说。随着社会的发展,接神、敬天等活动已逐渐淘汰,燃鞭转载 2006-09-04 18:56:00 · 10214 阅读 · 1 评论 -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1】
一、人的称谓 【直称姓名】大致有三种情况:(1)自称姓名或名。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2)用于介绍或作传。如“遂与鲁肃俱杷锶ā保傲赐ふ撸镏┲萑恕薄?/span>(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转载 2006-09-04 18:52:00 · 7057 阅读 · 0 评论 -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2】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根据太阳一年内的位置变化以及所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把一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的天数分成二十四段,分列在十二个月中,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情况,这就是二十四节气。每月分为两段,月首叫“节气”,月中叫“中气”。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顺序为: 正月 立春、雨水 二月 惊蛰、春分 三月 清明、谷雨 四月 立转载 2006-09-04 18:54:00 · 4818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