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成像原理四问

本文深入探讨了相机成像的基本原理,包括凸透镜成像、对焦与变焦的区别、景深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以及镜头对图像质量的各个方面的详细分析。通过对焦(自动与手动)、光学变焦与数码变焦的对比,阐述了焦距、光圈和物距如何决定景深大小,并解释了镜头的暗角、炫光、畸变和清晰度不均匀等现象及相应的解决办法。文章还讨论了镜头色像差问题,展示了如何通过算法校正图像质量问题。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e81c1ba06e8bc62f8909c24e425bc044.gif

和你一起终身学习,这里是程序员Android

经典好文推荐,通过阅读本文,您将收获以下知识点:

一、相机是如何成像的?
二、 对焦和变焦有什么区别?
三、 景深是什么?又和什么有关?
四、镜头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一、相机是如何成像的?

我们可以把相机的成像简单的抽象成下图:

6bb5010be59d485d1069936b36ff9fb6.png

image.png

凸透镜成像

由凸透镜成像原理,我们可以知道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距小于物距,像比物小,物像异侧。设 f=OB 表示透镜的焦距,m=OC 为像距,n=AO 为物距,有:

e6f873a83c1d517095f7b1fe3b5d3e7c.png

image.png

一般地,由于物距远大于焦距,即 n>>f,所以 m≈f,此时可以用小孔模型代替透镜成像。

用数学方式表示成像模型:https://zhuanlan.zhihu.com/p/23090593

二、 对焦和变焦有什么区别?

对焦
对焦(聚焦)就是把镜片移动到适合的位置,其要实现清晰成像,则物体应当在两倍焦距之外,像平面在一倍至两倍焦距之间,这样就可以成倒立缩小的图像,这是照相机的原理。简单的来说,就是把成的像准确的落在sensor(camera传感器)上。对焦有两种:自动对焦,手动对焦。

58e6bc064cb42c87fa802059f8042d9d.png

image.png

虚线是sensor的位置,当虚线落在像的位置上就是对焦完成。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程序员Android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