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嵌入式系统
嘉行懿事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调整vmware虚拟机硬盘空间的方法
因为我的linux是装在VMware上的,现在在linux上操作,使得原先设定的VMware虚拟硬盘的容量已经不够了,于是在Google了很多资料,最后终于成功了,以下为我的操作:其实在VMware安装目录下就有一个vmware-vdiskmanager.exe程序,它是一个命令行工具,可用来修改虚拟机硬盘的大小。方法如下:第一步:按Win+R键调出运行对话框,输入“cmd”并按回车键启动转载 2009-07-25 21:52:00 · 814 阅读 · 0 评论 -
基于优龙FS2410开发板u-boot-1.1.6的移植(NAND FLASH)
买到开发板之初,就开始移植u-boot,问题多多,加上扳子硬件烧写出了问题,折腾半个多月,放弃,一种挫败感久久不能抹去;偶然间发现扬创开发板“基于u-boot移植修改完善”的utu-bootloader,买之,回来打开光盘一看,暂不提供u-boot移植源代码。凭着职业的冷静,我克制住,和网上的朋友一样,奋战几个夜晚,完成了从NAND FLASH启动、NAND FLASH读写、内核引导。 移植过程中转载 2009-08-05 14:33:00 · 3306 阅读 · 0 评论 -
uboot for s3c2410 nandboot 使用saveenv保存环境变量
1、因为定义了CFG_NAND_LEGACY,因此主要修改saveenv中对nand的读写函数为nand_legacy的读写函数,修改common/env_nand.c如下:#include #if defined(CFG_ENV_IS_IN_NAND) /* Environment is in Nand Flash */ #include #include #i转载 2009-08-05 14:45:00 · 1198 阅读 · 0 评论 -
u-boot1.1.4移植
u-boot移植前的准备工作:1 下载源码,建立工作目录Uboot的源码可以从以下网址下载:http://downloads.sourceforge.net/u-boot/u-boot-1.1.4.tar.bz2?modtime=1134752480&big_mirror=0我们这里下载的是u-boot-1.1.4.tar.bz2建立工作目录:mkdir /root/build_ubootcd /转载 2009-08-05 14:48:00 · 1070 阅读 · 0 评论 -
从Nand Flash启动U-BOOT的基本原理
前4K的问题 如果S3C2410被配置成从Nand Flash启动(配置由硬件工程师在电路板设置), S3C2410的Nand Flash控制器有一个特殊的功能,在S3C2410上电后,Nand Flash控制器会自动的把Nand Flash上的前4K数据搬移到4K内部RAM中,并把0x00000000设置内部RAM的起始地址,CPU从内部RAM的0x00000000位置开始启动。这个过程不转载 2009-08-04 22:48:00 · 1304 阅读 · 0 评论 -
交叉编译u-boot--目标开发板SBC-2410X
1. 下载u-boot源码包:-------------------------------------- http://sourceforge.net/project/showfiles.php?group_id=65938&package_id=63695 # wget -c ftp://ftp.denx.de/pub/u-boot/u-boot-1.1.5.tar.bz22. u转载 2009-08-04 22:52:00 · 789 阅读 · 0 评论 -
U-boot大小
现u-boot通过tftp下载运行的时候很正常,但是一旦将内核烧到flash上的时候,第一次通过nand read命令读取然后go运行的时候很正常,然而一旦saveenv的时候,再次nand read和go的时候内核就运行出错了。 猜测是保存参数的时候,参数将内核映像覆盖了。于是检查一下u-boot的大小。在smdk2410.h中发现两个定义:#define CFG_ENV转载 2009-08-05 17:34:00 · 1849 阅读 · 0 评论 -
yaffs文件系统
现在在网上能找到源码的FLASH日志文件系统,JFFS和JFFS2适合NOR FLASH,YAFFS是为NAND FLASH度身定做的。////////////////////目前flash的文件系统比较多,用的比较多的就是JFFS2文件系统。基于NOR flash上的JFFS2文件系统可以说算是比较成熟了,支持NAND flash的JFFS2也已经发布了。源代码可以到http://www.lin转载 2009-08-10 09:14:00 · 624 阅读 · 0 评论 -
基于ARM的嵌入式文件系统YAFFS的移植
发布日期:2008-06-12 -->作者:杨磊,方康玲 来源:微计算机信息 摘要:本文分析了罪常用的两种嵌入式文件系统JAFFS和YAFFS文件系统的优缺点,通过修改Linux-2.6.14内核源码,重新配置内核,提出一种了如何在嵌入式系统上移植YAFFS文件系统的方法,并在ARM-S3C2410开发平台的NAND FLASH测试并挂载了移植后的YAFFS文件系统,为嵌入式开发人员提供了转载 2009-08-10 10:13:00 · 1401 阅读 · 0 评论 -
U-boot启动详解
cpu/arm920t/start.S/* ************************************************************************* * * Jump vector table as in table 3.1 in [1] * *******************************************************转载 2009-08-09 23:44:00 · 3864 阅读 · 1 评论 -
Jffs2文件系统转换为yaffs2文件系统
ENV:Kernel : linux-2.6.12boot-loader : u-boot-1.3.0FileSystem : cramfsFlash : Intel 16M nor flash & SamSung 64M Nand FlashCPU : AT91rm9200DK这个arm开发板之前的文件系统是Jffs2格式,当转载 2009-08-10 09:16:00 · 2493 阅读 · 0 评论 -
linux-2.6.14内核移植
下载linux-2.6.14.1.tar.bz2 tar -zxvf linux-2.6.14.1.tar.bz2 下载arm-linux-3.4.1.tar.jz tar -jxvf arm-linux-3.4.1.tar.jz 修改内核目录树根下的的 Makefile,指明交叉编译器 [arm@localhost linux-2.6.14]# vi Makefile 找转载 2009-08-19 16:22:00 · 974 阅读 · 1 评论 -
linux 2.6.14内核的移植(基于gec2410开发板)
步骤如下:建立工作目录:mkdir /home/build_kernel1 下载linux内核源码从http://www.kernel.org/pub/linux/kernel/v2.6/linux2.6.14.1.tar.bz2下载linux2.6.14.1内核至home/build_kernelcd /home/build_kerneltar jxvf linux2.6.14.1.tar.bz转载 2009-08-19 16:04:00 · 653 阅读 · 0 评论 -
u-boot1.1.6移植到S3C2410的详细步骤--nand flash(新代码)
一、移植前说明:1. 工作环境: RedHat 9 ,内核 2.4.20 交叉编译器: Arm-linux-gcc 3.4.4 目标板: s3c2410,NAND Flash:64M K9F1208U0B2. 下载源码,建立工作目录 u-boot的源码可以从以下网址下载: http://downloads.source转载 2009-08-05 23:11:00 · 2180 阅读 · 0 评论 -
用Jflash烧写u-boot到Nand Flash
SBC2410/Linux/sbc2410v6_linux-2.4.18_sdk.tgz(友善之臂的开发光盘)安装烧写工具: Jflash-s3c2410# tar zxvf sbc2410v6_linux-2.4.18_sdk.tgz # cd opt/FriendlyARM/SBC2410/Jflash/# cp Jflash-s3c2410 /usr/bin或者直接从G宝盘下载Jflash-转载 2009-08-04 23:44:00 · 2541 阅读 · 0 评论 -
移植2.6.24内核到S3C2410
移植环境: 主机:CentOS 5.1 交叉编译器:arm-linux-gcc-3.4.1 开发板平台:S3C2440(YL-2440/YLP-2440开发板) -------------------------------------------------------------------------------------------- 准备工转载 2009-07-25 17:54:00 · 1350 阅读 · 0 评论 -
构建ARM Linux交叉编译工具链--Crosstool
在同一个体系平台上开发程序属于本地编译,在不同的体系平台上开发其他平台的程序,这时就需要利用交叉编译工具链,属于交叉编译。而现在我正是在i386平台上开发arm体系的程序,这时就需要交叉编译工具了。 通常构建交叉工具链有3种方法。方法一 分步编译和安装交叉编译工具链所需要的库和源代码,最终生成交叉编译工具链。该方法相对比较困难,适合想深入学习构建交叉工具链的读者。如果只是想使用交转载 2009-07-25 21:46:00 · 1074 阅读 · 0 评论 -
如何为嵌入式开发建立交叉编译环境
在进行嵌入式开发之前,首先要建立一个交叉编译环境,这是一套编译器、连接器和libc库等组成的开发环境。文章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说明了这些嵌入式交叉编译开发工具的制作过程。随着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大量开发和应用和Linux操作系统的不断健壮和强大,嵌入式系统越来越多的进入人们的生活之中,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在裁减和定制Linux,运用于你的嵌入式系统之前,由于一般嵌入式开发系统存储大小有限,通常你都转载 2009-07-28 16:04:00 · 475 阅读 · 0 评论 -
Linux 内核配置及编译简介
1.为什么要编译Linux 内核 众所周知,Linux是开放源码的操作系统,开放源码软件带给我们这计算机水平相对落后的人群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快速学习世界高水平的程序(体系结构及编程方法等等),从而快速提高自身水平。然而这本身,也使多数开放源码软件在编码易用性、针对性方面比不上Microsoft等专业软件公司的产品。使用开放源码软件,多多少少都一些不太舒服的感觉。这一点想必用过Linux较转载 2009-07-28 16:18:00 · 490 阅读 · 0 评论 -
基于Arm的Linux内核编译指导
This guide will give you step by step instructions about compiling a kernel for ARM machines on the target platform. If you find something missing or unclear, please send a mail to the linux-arm list.转载 2009-07-29 21:31:00 · 708 阅读 · 0 评论 -
编译GNU toolchain for ARM 笔记
构建自己的arm-linux toolchain:生成工具链目录结构:/usr/armtools `----arm-linux 目标平台相关内容 | `----bin gcc内部使用的编译/连接工具 | `----lib gcc的内部库/c++ 库 | | `----ldscripts ld的连接脚本 | `----target-root 目标平台根目录 | `--转载 2009-07-30 10:59:00 · 3279 阅读 · 0 评论 -
定制ToolChain for ARM
1、 ToolChain 简介ToolChain包含许多部件:主要之一是GCC,它可以是本机编译工具或交叉编译工具,GCC由Binuitls工具支持,Binutils是二进制代码维护工具,这些部件是编译程序的必要工具,同时他们也需要C库(glibc)支持。认真考虑一下:定制一套编译工具并不是想像中的易事!如果你还想继续看下去,必须具备如下技能: 熟悉Linux环境 熟悉Linux的必要转载 2009-07-30 11:36:00 · 690 阅读 · 0 评论 -
一步一步建立基于ARM+Linux的cross toolchain
声明:本文在参考网上资料的基础上,以梁元恩的《如何为嵌入式开发建立交叉编译环境》为蓝本修改而成。对于自己在建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文随自己学习的深入会进行相应的更新。1 引言由于一般嵌入式开发系统存储容量有限,在裁减和定制Linux,运用于嵌入式系统前,通常需要在PC机上建立一个用于目标机的交叉编译环境,也就是将各种二进制工具程序集成为工具链,其中包括如GNU的链接器(转载 2009-07-30 11:50:00 · 569 阅读 · 0 评论 -
u-boot移植到s3c2410板子
软件环境:ubuntu 6.06 linux;arm-linux-gcc 2.95.3;u-boot1.1.4;Jflash硬件环境:FriendArm nano2410a板,32M SDRAM HY57V561620CT-H地址范围0x30000000--0x32000000,64M Nand Flash K9S1208U0B地址范围0x00000000--0x04000000,其他的与三星的S转载 2009-08-02 23:36:00 · 717 阅读 · 0 评论 -
编译U-boot中出现hello_world.srec出错之对策
采用arm-linux-gcc 2.95.3 编译 u-boot 1.1.3 或者 u-boot 1.1.4出现如下错误提示:make[1]: *** No rule to make target `hello_world.srec, needed by `all. Stop.make[1]: Leaving directory `/home/mort/src/targa/u-boot/转载 2009-08-03 11:56:00 · 1200 阅读 · 0 评论 -
unrecognized/unsupported machine ID
Error: unrecognized/unsupported machine ID (r1 = 0x33f60264).解决方法一======================================================== Linux内核启动时出现:bad machine ID,原因大致是u-boot传递给内核的machine ID错误,可以手动在内核源代码中添加mac转载 2009-08-04 22:51:00 · 919 阅读 · 0 评论 -
U-BOOT移植问题小结
U-BOOT编译中的软浮点soft-float问题(R_ARM_PLT32 __div0)使用arm-linux-gcc-3.4.1和arm-linux-2.95.3交叉编译工具编译U-BOOT-1.1.6时,总是提示如下类似错误信息。/lib_arm/_udivsi3.S:67: relocation truncated to fit: R_ARM_PLT32 __div0lib_a转载 2009-07-25 15:35:00 · 2846 阅读 · 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