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的收获

本文探讨了互联网行业996工作制引发的社会讨论,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及对个人健康的影响。作者分享了自身经历,强调了提升个人能力和自我认知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职场中保持竞争力。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对“工作996,生病icu”的看法

       2019是一个喧闹的一年,尤其在互联网行业,充斥着浮躁。最近IT互联网圈出现了一个比较火爆分项目,名字叫做“工作996,生病icu”。这是程序员发起的,很多IT大佬也参与其中,一起联名抵制这种伤身体的加班模式。其中现身说法的人很多,有业内人,也有业外人。

       这里有个中肯的观点但也很泛。因为互联网发展带来的必然现象,在互联网的带领下很多行业飞速发展,资本逐热,大家
都抢着发展,这种模式是必然现象。这个我比较认同,因为最近看了《得到》APP逻辑思维这一专栏的一个话题,名字叫做为什么工作时间越来越长?里面是这样说的,互联网的发展本身是为了提高社会生产效率的,人们应该因为效率提高相应的工作时间减少才对。结果却恰恰相反,他是这样解释的:问题的根本不在与别的,就在于生产工具本身。它越进化、越高级、效率越高、越好用,我们就用的越多,所以工作时间越长。例子我就不举了,有兴趣的话可以下载这个APP了解下。还有的说是因为供大于求,你不愿加班自然有人排着队来顶替你并且是“心甘情愿”,这是资本家血液里本质的肮脏。当然说的罪多的是这种模式太伤身体了,猝死案列越来越多,中国甚至变成了高猝死率的国家(相对于其他国而言)。
       上面说的是本行业的现状,但是纵观其他行业,其实加班的也不少,更加恐怖的也不在少数。说实话我刚看时看到这个项目的时候也想表达一些负面的情绪,也很抵制这种模式。但是后面我居然很冷静认为,我压根没有资格来抵触这个模式。不是说自己多么卑微,是因为自己能力太差,找工作连选择权都没有。俗话说的好打铁还需自身硬,现阶段,不管加不加班,都需要好好磨练自己的技术。只有自己有一定能力,自己发声才会有底气。
   

回看当初不思长进的自己

       现在算起来工作满打满算一年多一点,当初不甘安逸来到深圳这座城。由于全球经济下行,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造成我花了一段时间找工作。 当然最大的原因还是自己的实力不够。虽说是自学转行,但也不是转的太远,换做以前我会归结为我是半道出家,行业竞争大,经验少造成求职异常艰难,但这只是客观原因。现在看来还是“眼界”的问题,因为眼界问题对这个社会了解太少,不知道自己该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社会会以什么样的形式来验证你的学习成果。甚至连秋招春招这种大型招聘我都如数错过。大学毕业后的一两个月里,我算是开悟般的调研了秋招和春招的特性,明白了大学四年应该怎么过,自己大学就像是打新游戏一样,不懂规则,一顿瞎玩,最终的结果也是可想而知的。总结一下觉得大学四年应该这样过才是对的:
      大一:积极参加社团活动,锻炼自身软实力,结交真正优秀学长,向他们取经,为大二大三的“埋头苦干”指定计划。当然专业课啥的也应该学好,如果转行的可以考虑设下限。
      大二:通过网络平台(如公众号,知乎问答,博客平台等)调研以后想从事行业技能要求,以及目标企业对技能掌握度的要求。切勿自以为的认为企业要求你的技能的程度是你所想的。想要避免这个最好找大厂出来的人交流,最简单的就是关注他们的公众号。说白了就是想法设法和大佬取得沟通。然后开始全身心学习,刚开始接触这行的时候,我是看的培训课的视频进行学习,后来发现那其实太浅显了。现在更是觉得看视频学习真的很浪费时间,好好啃书本才是最高效的因为书本上的东西规范,机会会想办法去以及自己的思维来吸收,而不是他人嚼碎了再咽下去,这样理解更深,记得更牢。当然我并不是完全反对看视频学习,因为通过视频真的很容易理解,所以建议对一些技巧性或是有难度的东西看视频比较好。
       大三:一年的学习差不多有了一定的基础,这个时候就应该考虑深度了同时也可以考虑做点简单项目,然后了解下全国计算机大赛比如acm或者蓝桥杯,做足准备。因为真的拿了奖,对以后求职帮助真的很大。持续下去,到了大三下学期可以考虑投递实习岗位。这期间算是验收自己学习成果,发现自己不足的最好阶段。
       大四:实习阶段,具体就不多说了,查漏补缺,明确自己发展方向,规划职业生涯向目标迈进。

表哥对我的影响

       前面说了一大堆主题无关的话,现在进入正题。“眼界”一词最早是我大学阶段从我表哥那边听来了,毕业后来的大半年我得到了他很多的帮助,所以那一年我最感激的人就是他了。刚来深圳的半年里我一直都在他家住着,不过最让我感激并不是这一点。最让我感激是他有意无意的给我的指导以及潜移默化的影响,具体的影响有这几个方面:
     1.眼界
      真正让我重视起眼界这个词的时候应该是我来深圳找工作的这个阶段,眼界低最直接的结果就是走弯路,因此我在找工作和学习上都为此吃了不少苦头。我表哥和我不是一个行业工作上没法直接的帮到我什么,但是他给了我一些优质的公众号,通过这些公众号我更新不少陈旧的观念,以及新观点。
       比如“努力”一词,以前觉得只要努力就能好好的活下去。现在发现努力这个词在这个时代根本不值一提,因为这是这个时代大部分人的标配,没啥特殊的。真正决定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是选择,然而想要做更好的选择的前提就是要有足够的眼界。
       再比如刚开始时候,自己片面的相信网上说的刚开始的找工作的时候不要在乎钱多少,只要能学到东西就行了。对于大多数刚毕业对职场和社会啥也不知道,自己该朝那个方向发展,该怎么发展的人还挺合适。但是工作一定时间后,通过对社会和职业特性的有了一定的了解,就更应该明白自己要学什么,因此这句话的后半段已经不在适合了。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信息量爆炸的时代,因此人不可能吸收那么多信息,只能专精某方面。这也是导致行业越来越细分的原因。拿跳槽举例子吧,很多人觉得原来的工作已经没有意义都是些重复的,没啥长进,自己遇到的瓶颈,想要换个环境来有所突破。这个时候我觉得跳槽的时候选公司很重要,首先自己要知道自己在哪当面遇到了瓶颈,然后再通过面试来考究这个公司能不能给你在你瓶颈或者其他你想要发展的地方有所突破,我绝对这样成长起来才会相对比较快,同时也有深度。
      通过我哥给我的公众号我意识到,关注一些质量高的公众号不仅能提高自己的视野还能节约时间。用过浏览器的都知道上面都是一些标题党,内容没有一点营养,有时候点进去看个一两个分钟发现基本都是扯淡,想想如果你每天看30篇,结算下来就是1小时左右,假设其中有5篇是有点用处的(我觉得算是多了),那么就是浪费了50分钟,效率多么低我就不说了。优质一点的公众号一般都是有点系统性,以及深度的。不过想要系统性的学习,我觉得还是看书比较好。公众号应该是帮助自己巩固和加深学习以及拓展视野的一个途径。
  
       2.认识自己不足
       刚来表哥家的时候,他有意思的面试了下我,面试完的结果就是被骂了。1.面试过程声音小,明显不自信。2.表达不清晰,各种停顿,没有逻辑性。
       后面生活方面也是被训了。刚开始的时候因为家有小孩,没有人照顾,所以就交给他丈母娘照顾了。所以工作日的时候,基本都是住在他丈母娘家,因此大多数时间我都是一个人住他家住他家的时候。由于我本身也会做饭,同时为了省钱,他家啥都有,于是我在他家生起了炉灶。但是我懒散的人,因为找工作影响了情绪,对生活显得很消极。有时候一天只吃一两餐,有时候
甚至连着吃了一星期的面条。好在我做到了即使啥也配菜都不给也能煮的比较好吃。一月的时间里我直接瘦了15斤。虽然他家我每次做完饭,厨房也有打扫,家里也有拖地啥的。但是还是被骂了,原因是因为懒,不主动,生活意识太差。比如生活垃圾处理不及时,冰箱有些放久了东西都生菌了,也不知道清理,依然能忍受。家里灰尘有了堆积不知道大扫除。他说我继续以这个态度活下去以后结婚了一定会经常为了这些琐事吵架的。这确实是个严重的问题,也骂醒了我。还有很多细节被说被骂的我就不说了,反正很受教。这期间收获也不小,烧菜的手艺也长进了不少。比如红烧鱼块,糖醋鱼,土豆烧排骨,土豆烧鸡,土豆烧鸭,水煮鱼等等。

        3.带娃
        后面的几个月他奶奶过来了也就是我大姨(她和我妈是亲姐妹关系),所以他们就搬回来住了,因此我收获了带娃的经验。带娃这个收获也算是个意外之喜,在我拥有自己的家庭前这毕竟是可遇不可求的。这期间我见证一个从不会说话到慢慢越来越会说,越来越有自己的独立的思考,甚至都会动不少小心思。真的是现在娃是越来越聪明,见证城市父母是怎么教育孩子的。休闲的时候会买一些小积木或者帮他认识基础事物的玩具,教他怎么玩,这期间真的需要很大的耐心,而且小孩子玩起来就像是不知疲倦。为了培养孩子阳光的性格,他们会孩子出去玩,小到社区让他和其他小朋友玩,远一点到商场玩点娱乐项目,假期充足的话还会带他去动物园认识动物。小孩淘气的时候不是打骂更多的时候去倾听小孩的需求然后慢慢和他讲道理,引导他(2岁左右的娃基本是能听懂打人说话的),应该满足的尽量满足,不应该满足的时候会选择折衷方案甚至引导他告诉他这是不对的。当然啥也不奏效的时候,他们最多大小打他的屁股,或者凶下他。大多数下小屁孩还是听话的。
        照顾小孩子也需要非常细心,比如小孩子每次蹦蹦跳跳后一定要帮他擦汗,由于小孩子抵抗力弱,这很容易因为汗液蒸发引起发烧。这确实也发生过,我记得当时他的父母都挺忙的,于是我和他奶奶带着他去了医院,由于是晚上,只能挂急诊。我根据医生的指引,带着孩子跑上跑下,期间不断的和他说话,哄他来降低他难受的感觉。说实话这也是一次宝贵的经验,这次带娃医疗经历让我了解到发达城市的便捷,从去护士小姐姐那你挂号,可以看到大屏上的排队号,轮到自己带小孩看病的时候,大屏会告诉我们去哪个房间还会语音播报,很清晰。诊断后去缴费,每层都有缴费机,简单便捷,然后根据医生的指引去相应的科室,比如血检和尿检,这些地方很容易找到,因为有很多路标。最后就是打针拿药。
        还有吃饭的时候也一定要多夸他,这样他吃饭会更有动力,吃的更多。这个小家伙还有一个让我非常佩服的地方,他就是他的忍耐力超强。比如他摔倒了,或者头磕到那了,如果不是非常痛他绝对不会哼一声。不知道是天生的还是他父母教的很好。

 

工作的成长


      1.自信
       由于是在一个小公司,很多是都是要直接和自己的领导沟通。搞开发的一般都是需要需求的,然后小公司为了财力和人力有限,所以业务需求就完全存在领导的脑子里,为了让产品做出来的,就得不断的和领导交流,询问,这个过程必须让自己变得主动。这期间的主动让我变的跟自信了,一开始我还不知道,知道过年的时候我去给我舅舅拜年的时候,舅舅说我变得自信了,因为以前我和他聊天的时候,和他眼神对视的时候经常闪躲,话也不多。现在这种现象完全没有了。

       2.交流
       开发工作中,一般每个人会负责好几个模块,过程会有交集,这个时候准确的传达自己的意思就很重要。刚开始的时候和同事协同开发,经常造成自己说的话让同事听不懂,因为我们习惯说自己以为别人懂的话,总是说一些没有主题的话,让别人去猜你是表达的那一块。所以交流的时候一定要先声明来意。

       3.逢人说话信三分
       工作后见了太多的“承诺”,但是太多的无法兑现。以前老是骂吴小番(高中同学)天天满嘴炮火车,觉得好玩。上了班后那是真的见得太多了,被坑的也不再少数。经历的例子我不想说了,现在心里明白就行了。

   
管理负面情绪


       刚出社会不久,工作必然会带来一些不适,无形当中就会带来压力。对此我有一个假设,每个月会有几次夜深人静的时候,由于压力没有有效释放,从而造成情绪低落,伴随着自闭,自我否认,责备等。通常我们会想办法来抑制这种负面情绪,比如通过看电视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或者选择早睡,嗜睡来进行物理调节。我想这应该是人体自我调节压力的一种机制。但是我这种现象以后还是会出现,要是压力没有有效解决的话,还可能让这种情况频发。所以还是得从源头来想办法,就我个人情况来说,我觉得自己造成压力原因之一是对期望过高,而能力太低,必然造成长久无法实现短期目标的压力,所以我要做的是认清自己,然后调整自己对自己的期望与目标。还有的是对社会认识不清,造成自己对未来期许过高,这点我是通过看记录片来减压的。
        比如我看过一个医疗类的记录片,主题是一个儿童ICU病房的主治医生,她几乎是每天24小时待命,晚上8点下班都是奢侈的,因为她手中有掌管着儿童的生命,不能有半点马虎。不少日子都是在医院过夜,当然不止是他,还有同一科室的护士都是如此,从纪录片中可以看出她真的很忙,有时候忙到连病人家长的疑问都没时间当面回答,为此家长举报了她。通过这个记录片我明白了工薪上班族的常态,每个人都不容易,每个人都有他的难处和不被理解无论是身处什么行业或是什么职位,以及要多体谅和理解他人。另外看记录片也是扩展眼界的一个很好的方式。

 

       写这篇感悟的时候想了很多,写了很多,比如上面没有提到过的家庭,健康,情感等。但最后还是决定删掉了,因为我觉得我很有可能做不到,这样还会产生自我否定的思想。与其一直每天背负着自己给自己的责备,还不如等到自己相信自己能办到的那一天在说,这样显得更有底气。

       自己刚开始写这篇感悟的时候也是非常的乱,基本是想到一句是一句。因此语言显得缺乏逻辑和紧凑性,回过头来审视自己写的这篇感悟的时候,词不达意的现象很多,后来为此排版和修改也花费了不少时间。看来可以锻炼下写作水平也是很必要了。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