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5)
- 收藏
- 关注
原创 RS码(Reed-Solomon code)的动态符号化详解
每个符号属于伽罗华域 ( \text{GF}(2^m) ),例如 ( \text{GF}(256) )(1字节=1符号)。• ( n ):编码后的总符号数(包含 ( n-k ) 个冗余符号)。:最多可纠正 ( t = \frac{n-k}{2} ) 个错误符号。其核心是将每个字节位置视为独立的符号序列,逐位置生成冗余符号。• 关键帧(I帧)分配更多冗余符号(如 ( n-k=4 ))。• 若某些包丢失,接收端逐位置解码恢复符号,并重组原始数据。• ( k ):原始数据符号数(信息符号)。
2025-04-08 15:39:17
665
原创 FEC(前向纠错)与ARQ(自动重传请求)的对比及对延迟的优化
它们在处理丢包时对延迟的影响差异显著,尤其在拥塞网络环境下,FEC通过主动冗余设计可显著降低交付延迟(Deliver Latency)。以下从算法原理、场景适配性和优化策略展开分析。:在丢包率( p )下,最优冗余度( r )满足 ( r = \frac{p}{1-p} )(如20%丢包率需25%冗余)。FEC在发送时预置冗余包(如Reed-Solomon码),接收端可直接解码恢复丢失包,无需等待重传请求。FEC可一次性修复连续丢包(如突发丢包5个包,使用冗余块大小为10的FEC),而ARQ需逐包重传。
2025-03-31 14:51:31
390
原创 网络编码和FEC(前向纠错码)的区别
• 编码数据由中间节点根据网络状态动态生成,冗余信息隐含在网络路径中。• 喷泉码虽动态生成冗余,但本质仍是“发送端生成冗余,接收端被动收集”。:喷泉码不依赖网络结构(如多跳路径)提升效率,而网络编码会利用路径多样性。:虽支持动态编码,但缺乏网络编码的核心特征(中间节点参与、依赖拓扑优化)。:中间节点通常不参与编码(仅转发),而网络编码要求中间节点主动组合数据。• 例如:在无线多跳网络中,不同路径传输的组合包天然形成冗余。,通过中间节点的数据组合提升网络效率,其冗余隐含在网络路径中。
2025-03-31 14:25:44
354
空空如也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