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行业应用实训室建设方案

一、引言

云计算作为信息技术领域的重要分支,正在深刻影响着各行各业的发展。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对云计算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实训室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其建设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和满足行业需求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云计算行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唯众设计并实施的一套高效、实用的云计算行业应用实训室建设方案,旨在解决人才缺口问题,提升教育质量与实践能力,促进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深度融合。

 

二、云计算行业应用实训课程体系设计依据

2.1 培养目标

我们的目标是促进就业和创业,加速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并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教育,为教育机构、政府机关和企业界提供全面的教育资源、师资发展、专业建设以及产教融合解决方案。这反映了我们对培养与产业需求相匹配的专业人才的坚定承诺。

2.2 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以行业需求为核心,以工程实践为基础,以技术应用为主线,构建了一套面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体系。这一体系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实践操作的实训环境,还致力于培养他们在云计算系统设计、应用开发、部署、问题解决以及团队合作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此外,该方案还包括为教师提供科研平台,为学生提供认证考试的学习、实训和考试服务。

2.3 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构建基于岗位需求分析,结合能力素质模型和培养路径图,充分利用学院的优势资源。这种方法确保了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能够精准对接不同岗位的专业需求。

总的来说,云计算实训课程体系设计,全面展示了我们在创新技术人才培养领域的深度和广度。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师资培训、专业共建以及产教融合等综合服务,我们致力于协助教育机构、政府和企业培养适应产业需求的专业人才,为经济的转型升级和新经济增长点的培育贡献力量。

(1)产业需求、岗位矩阵、能力素质模型

 

 

(2)云计算岗位能力素质模型

 

 

(3)课程体系建设

  

 

三、云计算实训室建设方案

3.1 中高职及职业本科在云计算专业建设所遇到的困难

大数据、信息安全、人工智能等新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迅猛,人才极其匮乏,各大职业院校纷纷开设相应的专业方向。但是,绝大多数院校因为师资和积累问题,在专业建设规划、办学特色提炼、创新教学模式落地、师资团队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实训条件建设等方面存在困难。

 

 

3.2 【课程资源】云计算项目实训和课程设计课程体系

在中职、高职以及职业本科教育中,实训教学无疑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关键环节。而在这其中,课程资源作为实训教学的基础和核心要素,其质量和适用性直接关系到实训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以云计算基础课程和核心技术课程为基础,紧密结合云计算产业的实际应用案例,遵照各院校实训教学的规范和要求,精心开发了一系列的项目实训和课程设计课程资源。

这些课程资源不仅覆盖了云计算的基础知识和核心技术,还通过实际应用案例的引入,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同时,我们还根据不同院校和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以满足各院校云计算实训教学的需求。

通过使用开发的课程资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云计算技术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同时,这些课程资源也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和实施实训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3.3 云计算行业应用实训室建设方案

云计算实训教学整体解决方案是一个全面而系统的解决方案,旨在解决云计算行业应用实训教学中的痛点问题。该方案包括云计算服务器集群、云计算实训平台、实训课程体系、行业实战课程系统以及行业数据等多个组成部分,这些部分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实训教学体系。

 

 

3.3.1 【硬件系统】云计算实训一体机

云计算实训一体机是针对云计算教育领域推出的一款创新产品,它基于华为机架服务器进行了深度的调优设计。这款产品融合了软硬件技术,不仅体现了云计算技术的先进性,也充分满足了教育实训的需求,是一款专为云计算教育设计的软硬件融合产品,它内置了企业级虚拟化管理系统和实训教学信息化平台,通过软硬件结合调优提升了处理能力。同时,它还支持海量数据处理与分析以及按需分配计算与课程资源等功能,为云计算教育提供了全面、高效、稳定的解决方案。

 

 

 

实训室空间设计及建成效果

 

3.3.2 【软件系统】云计算教学云平台

云计算教学云平台是一个专为教育领域设计的开放式课程平台,其特点在于其灵活性、开放性和强大的教学实训资源支持。这一平台不仅支持唯众自身的课程体系,更重要的是,它允许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需求自主开发在线课程。这种自主开发的能力极大地增强了平台的适应性和实用性,使得每一位教师都能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创建出符合自己教学风格的在线课程。

平台支持多种常见的课件格式,如Word、PPT、PDF和视频等,这意味着教师可以轻松地将已有的教学资源转化为在线课程,无需进行复杂的格式转换或重新制作。这一功能大大简化了课程迁移的过程,让教师可以更加专注于教学内容的设计和优化。

云计算教学云平台还内置了丰富的教学实训资源,这些资源涵盖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的前沿知识和技术。这些资源的引入,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有助于他们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

依托这一平台,学校可以打造出一个集教学、实训、研究于一体的综合一站式实践基地。这样的实践基地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真实的实践环境,也为教师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教学工具,有助于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3.3.3 【软件系统】云虚拟实训平台

云虚拟实训平台是云计算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提供高效、便捷、灵活的实训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这一背景下,云虚拟实训平台集成了虚拟化模版功能,内置了Hadoop、Spark、TensorFlow、Caffe等主流的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学习开发环境。当学生登录系统后,他们可以直接开始实训。无需等待或进行额外的环境配置,学生可以立即投入到实训中。这种即时的实训体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云虚拟实训平台不仅提供了灵活、高效的实训环境,还能够有力支撑学校开展各种形式的项目实训教学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稳定的大数据实训环境,包括Hadoop、HDFS、HBase、Hive、Spark等主流的大数据技术组件,并凭借其强大的功能和灵活性,能够有力支撑学校开展各种形式的项目实训教学活动。学生可以在这个环境中进行课程设计所需的各种实验、开发和研究工作。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的实训项目,无论是个人还是小组的作业任务,平台都能够提供稳定、高效的实训环境和技术支持。这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为他们的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方案特点

4.1 开放化管理的实训平台

云计算教学平台作为一个通用的项目实训管理系统,不仅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一个高度灵活和全面的学习环境,同时也为教育机构提供了一种高效的实训教学资源管理和教学模式。除了内置的实训课程资源外,该平台还允许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需求和课程内容,将个人的Word、PPT、PDF、视频等实训方案或课程资源上传到平台上。这一功能极大地增强了平台的灵活性和个性化,使每位教师都能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最适合的学习材料。

 

 

4.2 实训环境全覆盖

实训平台具备强大的自定义镜像上传和管理功能,这一特性使得它能够满足不同用户和系统需求,提供更加灵活和全面的实训环境。以下是关于这一功能的详细描述:

1. 多种格式镜像支持

实训平台支持上传多种格式的镜像文件,包括 QCOW2、QCOW2C、VDI、VMDK、IMG、TAR 等。这些格式都是在虚拟化技术中广泛使用的镜像文件格式,能够满足不同虚拟化平台和工具的需求。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镜像格式进行上传。

2. 主流操作系统支持

实训平台支持 Windows 7、Windows 8、Windows 10、Windows 2008、Windows 2012、CentOS、RedHat、Ubuntu 等主流操作系统。这意味着用户可以在平台上创建和部署各种操作系统环境,以满足不同的实训需求。无论是进行软件开发、系统管理还是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实训,用户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操作系统环境。

3. 跨系统实训能力

通过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和镜像格式,实训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在不同系统上进行实训的机会。学生可以在同一项目中,测试其在不同操作系统上的兼容性、稳定性和实用性。这种跨系统的实训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多变的工作环境。

4. 灵活的镜像管理

除了支持多种格式的镜像上传和主流操作系统的部署外,实训平台还提供了灵活的镜像管理功能。用户可以方便地对已上传的镜像进行查看、编辑、删除等操作,以满足不同的实训需求。同时,平台还提供了镜像版本控制功能,用户可以轻松跟踪和管理镜像的变更历史。

5. 高度可扩展性

实训平台的设计考虑了高度可扩展性,这意味着在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新的操作系统、镜像格式的出现,平台可以很容易地进行扩展和升级。这将确保平台始终能够保持与最新技术的同步,为用户提供最新、最全面的实训环境。

 

 

4.3 部署简单,方便实用

可视化界面集群部署平台具备集群部署、云主机管理、高可用特性以及物理机与虚拟机之间的互通性。平台提供易于使用的图形用户界面(GUI),使用户能够通过简单的拖拽和点击操作来管理和配置云资源。平台支持集群部署,允许用户在一个统一的界面中管理多个云主机节点。集群部署有助于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可扩展性。用户可以在集群内部署、启动、停止或删除云主机,同时监控其性能指标和运行状态。用户可以在集群内部署、启动、停止或删除云主机,同时监控其性能指标和运行状态。物理机与平台虚拟机在不同网段情况下互通,服务器可以连接外网情况下,云主机同样可以连接外网;用户可以通过拖拽的方式在平台上快速创建云主机和网段,无需复杂的命令行操作或配置。

 

 

4.4 在线提交实训报告

实训平台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实训资源和强大的云主机管理能力,还集成了实训文档管理和实训报告布置、提交、下载、评分等全面的教学辅助功能。通过集成实训文档在线阅读、实训报告的布置、提交、下载、评分等功能,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高效、便捷的实训教学环境。这些功能不仅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协作与交流,还帮助教师更好地管理和评估学生的实训成果,提升了整体的教学效果和学习体验。

 

 

4.5 支持校外导师共同教育

平台不仅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全面的实训教学管理功能,还特别支持学校实行学生培养双导师制或企业师资入校制度。这一特性使得平台能够适应更加灵活和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特别是针对大数据、云计算等专业技术实训课程的需求。支持学校实行学生培养双导师制或企业师资入校制度,以及提供全面的项目实训课程管理功能,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搭建了一个高效、便捷的桥梁。这不仅能够促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还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实用的实训教学服务,助力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

 

五、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武汉某学院华为ICT学院|华为·唯众大数据学院

 

 

【典型案例】某学院云计算实训室

 

【典型案例】某学院云计算实训室

 

 

 

第1章 总述 5 第2章 XXXX数据中心网络建设需求 6 2.1 传统架构存在的问题 6 2.2 XXXX数据中心目标架构 7 2.3 XXXX数据中心设计目标 8 2.4 XXXX数据中心技术需求 9 2.4.1 整合能力 9 2.4.2 虚拟化能力 9 2.4.3 自动化能力 10 2.4.4 绿色数据中心要求 10 第3章 XXXX数据中心技术实现 11 3.1 整合能力 11 3.1.1 一体化交换技术 11 3.1.2 无丢弃以太网技术 12 3.1.3 性能支撑能力 13 3.1.4 智能服务的整合能力 13 3.2 虚拟化能力 14 3.2.1 虚拟交换技术 14 3.2.2 网络服务虚拟化 16 3.2.3 服务器虚拟化 16 3.3 自动化 17 3.4 绿色数据中心 18 第4章 XXXX云计算平台网络设计 19 4.1 总体网络结构 19 4.1.1 层次化结构的优势 19 4.1.2 标准的网络分层结构 19 4.1.3 XXXX云计算平台数据中心网络结构 20 4.2 数据中心核心层设计 21 4.3 数据中心分布层设计 22 4.3.1 数据中心分布层虚拟交换机 22 4.3.2 数据中心分布层智能服务机箱 22 4.4 数据中心接入层设计 24 第5章 应用服务控制与负载均衡设计 28 5.1 功能介绍 28 5.1.1 基本功能 28 5.1.2 应用特点 29 5.2 应用优化和负载均衡设计 33 5.2.1 智能服务机箱设计 33 5.2.2 应用负载均衡的设计 36 5.2.3 安全功能的设计 39 5.2.4 SSL分流设计 41 5.2.5 扩展性设计 42 5.2.6 高可用性设计 43 第6章 网络安全设计 46 6.1 网络安全部署思路 46 6.1.1 网络安全整体架构 46 6.1.2 网络平台建设所必须考虑的安全问题 47 6.2 网络设备级安全 48 6.2.1 防蠕虫病毒的等Dos攻击 48 6.2.2 防VLAN的脆弱性配置 49 6.2.3 防止DHCP相关攻击 50 6.3 网络级安全 50 6.3.1 安全域的划分 51 6.3.2 防火墙部署设计 51 6.3.3 防火墙策略设计 53 6.3.4 防火墙性能和扩展性设计 53 6.4 网络的智能主动防御 54 6.4.1 网络准入控制 55 6.4.2 桌面安全管理 56 6.4.3 智能的监控、分析和威胁响应系统 58 6.4.4 分布式威胁抑制系统 61 第7章 服务质量保证设计 64 7.1 服务质量保证设计分类 64 7.2 数据中心服务质量设计 64 7.2.1 带宽及设备吞吐量设计 64 7.2.2 低延迟设计 66 7.2.3 无丢弃设计 67 第8章 网络管理和业务调度自动化 69 8.1 MARS安全管理自动化 69 8.2 VFRAME业务部署自动化 69 第9章 服务器(UCS)组件及高可用性 70 9.1 思科统一计算系统(UCS)简介 70 9.2 云计算的基础----思科UCS MANAGER简介 72 9.3 云计算的扩展----数据中心的横向扩展 75 9.4 云计算的安全----纯硬件级的容错 76 第10章 两种数据中心技术方案的综合对比 79 10.1 技术方案对比 79 10.1.1 传统技术领域对比 79 10.1.2 下一代数据中心技术能力比较 80 10.2 技术服务对比 82 10.3 商务对比 83 10.4 总结 83 第11章 附录:新一代数据中心产品介绍 84 11.1 CISCO NEXUS 7000 系列10插槽交换机介绍 84 11.2 CISCO NEXUS 5000 / 2000系列交换机介绍 85 11.3 CISCO NX-OS 数据中心级操作系统简介 87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