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计模式
文章平均质量分 85
whm2300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设计模式(一)工厂模式Factory(创建型)
设计模式一 工厂模式Factory 在面向对象编程中, 最通常的方法是一个new操作符产生一个对象实例,new操作符就是用来构造对象实例的。但是在一些情况下, new操作符直接生成对象会带来一些问题。举例来说, 许多类型对象的创造需要一系列的步骤: 你可能需要计算或取得对象的初始设置; 选择生成哪个子对象实例; 或在生成你需要的对象之前必须先生成一些辅助功能的对象。转载 2013-12-16 19:21:28 · 520 阅读 · 0 评论 -
设计模式 ( 十七) 状态模式State(对象行为型)
设计模式 ( 十七) 状态模式State(对象行为型) 1.概述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应用程序可能会根据不同的情况作出不同的处理。最直接的解决方案是将这些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全都考虑到。然后使用if... ellse语句来做状态判断来进行不同情况的处理。但是对复杂状态的判断就显得“力不从心了”。随着增加新的状态或者修改一个状体(if else(或switch case)语句转载 2013-12-20 10:41:09 · 525 阅读 · 0 评论 -
设计模式(五)适配器模式Adapter(结构型)
设计模式(五)适配器模式Adapter(结构型) 1. 概述: 接口的改变,是一个需要程序员们必须(虽然很不情愿)接受和处理的普遍问题。程序提供者们修改他们的代码;系统库被修正;各种程序语言以及相关库的发展和进化。 例子1:iphone4,你即可以使用UBS接口连接电脑来充电,假如只有iphone没有电脑,怎么办呢?苹果提供了iphone电源转载 2013-12-24 17:44:13 · 608 阅读 · 0 评论 -
里氏代换原则
里氏代换原则(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le LSP)面向对象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 里氏代换原则中说,任何基类可以出现的地方,子类一定可以出现。 LSP是继承复用的基石,只有当衍生类可以替换掉基类,软件单位的功能不受到影响时,基类才能真正被复用,而衍生类也能够在基类的基础上增加新的行为。里氏代换原则是对“开-闭”原则的补充。实现“开-闭”原则的关键步骤就是抽象化。而基类转载 2013-11-28 10:17:55 · 554 阅读 · 0 评论 -
迪米特法则
迪米特法则(Law of Demeter,LoD)也称为最少知识原则(Least KnowLedge Principle, LKP),虽然名字不同,但描述的是同一个规则:一个对象应该对其他对象有最少的了解。通俗地讲,一个类应该对自己需要耦合或者调用的类知道得最少,你(被耦合或调用的类)的内部是如何复杂都和我没关系,那是你的事情,我就知道你提供了这么多的public方法,我就调用这么多,其他的我一概转载 2013-12-06 17:33:31 · 872 阅读 · 0 评论 -
接口隔离原则
定义:客户端不应该依赖它不需要的接口;一个类对另一个类的依赖应该建立在最小的接口上。 问题由来:类A通过接口I依赖类B,类C通过接口I依赖类D,如果接口I对于类A和类B来说不是最小接口,则类B和类D必须去实现他们不需要的方法。 解决方案:将臃肿的接口I拆分为独立的几个接口,类A和类C分别与他们需要的接口建立依赖关系。也就是采用接口隔离原则。 举例来说明接口隔离原则:转载 2013-12-26 17:09:48 · 542 阅读 · 0 评论 -
开闭原则
定义:一个软件实体如类、模块和函数应该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 问题由来:在软件的生命周期内,因为变化、升级和维护等原因需要对软件原有代码进行修改时,可能会给旧代码中引入错误,也可能会使我们不得不对整个功能进行重构,并且需要原有代码经过重新测试。 解决方案:当软件需要变化时,尽量通过扩展软件实体的行为来实现变化,而不是通过修改已有的代码来实现变化。 开闭原则是面转载 2013-12-26 17:49:29 · 500 阅读 · 0 评论 -
单一职责原则
定义:不要存在多于一个导致类变更的原因。通俗的说,即一个类只负责一项职责。 问题由来:类T负责两个不同的职责:职责P1,职责P2。当由于职责P1需求发生改变而需要修改类T时,有可能会导致原本运行正常的职责P2功能发生故障。 解决方案:遵循单一职责原则。分别建立两个类T1、T2,使T1完成职责P1功能,T2完成职责P2功能。这样,当修改类T1时,不会使职责P2发生故障风险;同理,当修改T转载 2013-12-26 17:19:38 · 496 阅读 · 0 评论 -
依赖倒置原则
定义:高层模块不应该依赖低层模块,二者都应该依赖其抽象;抽象不应该依赖细节;细节应该依赖抽象。 问题由来:类A直接依赖类B,假如要将类A改为依赖类C,则必须通过修改类A的代码来达成。这种场景下,类A一般是高层模块,负责复杂的业务逻辑;类B和类C是低层模块,负责基本的原子操作;假如修改类A,会给程序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解决方案:将类A修改为依赖接口I,类B和类C各自实现接口I,类A通过接转载 2013-12-26 17:43:57 · 495 阅读 · 0 评论 -
模板方法模式
在微软的WebCast上,李建中老师有个设计模式的系列讲座,其中在讲到模板方法(Template Method)曾说:如果你只想学习一种设计模式就学习模板方法吧。由此可见它使用的广泛性。 今天咱们就来一起学习模板方法模式。 那么,什么是模板方法模式呢?在解决这个问题前,咱们先来看看模板。提到模板,相信大家马上能够想到一些东西,如ppt的模板,报表导出的excel模板,简历的模板等等,呵呵,转载 2013-12-06 17:10:35 · 562 阅读 · 0 评论 -
设计模式 ( 十六 ) 观察者模式Observer(对象行为型)
设计模式 ( 十五 ) 观察者模式Observer(对象行为型) 1.概述 一些面向对象的编程方式,提供了一种构建对象间复杂网络互连的能力。当对象们连接在一起时,它们就可以相互提供服务和信息。 通常来说,当某个对象的状态发生改变时,你仍然需要对象之间能互相通信。但是出于各种原因,你也许并不愿意因为代码环境的改变而对代码做大的修改。也许,你只想根据你的具体应用环境而改进通转载 2013-12-13 14:07:57 · 561 阅读 · 0 评论 -
简单工厂模式
基本简介 从设计模式的类型上来说,简单工厂模式是属于创建型模式,又叫做静态工厂方法(Static Factory Method)模式,但不属于23种GOF设计模式之一。简单工厂模式是由一个工厂对象决定创建出哪一种产品类的实例。简单工厂模式是工厂模式家族中最简单实用的模式,可以理解为是不同工厂模式的一个特殊实现。 实现方式(附图) 简单工厂模式的UML类图(见右图) 简单工厂转载 2013-11-08 15:49:37 · 572 阅读 · 0 评论 -
代理模式和装饰模式的区别
学习AOP时,教材上面都说使用的是动态代理,可是在印象中代理模式一直都是控制访问什么的,怎么又动态增加行为了,动态增加行为不是装饰器模式吗?于是 找了很多资料,想弄清楚这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结果发现这一篇英文文章讲的很清晰,就翻译一下,供参考。 首先,让我们先看一下下面的这两个UML类图,他们分别描述了装饰器模式和代理模式的基本实现。转载 2013-11-28 10:05:04 · 589 阅读 · 0 评论 -
代理模式
代理模式(Proxy Pattern)是程序设计中的一种设计模式。 所谓的代理者是指一个类型可以作为其它东西的接口。代理者可以作任何东西的接口:网络连接、存储器中的大对象、文件或其它昂贵或无法复制的资源。 著名的代理模式例子为引用计数(英语,reference counting)指针对象。 当一个复杂对象的多份副本须存在时,代理模式可以结合享元模式以减少存储器用量。典型作法是创建转载 2013-11-28 10:06:08 · 519 阅读 · 0 评论 -
工厂方法
工厂方法模式(英语:Factory method pattern)是一种实现了“工厂”概念的面向对象设计模式。就像其他创建型模式一样,它也是处理在不指定对象具体类型的情况下创建对象的问题。工厂方法模式的实质是“定义一个创建对象的接口,但让实现这个接口的类来决定实例化哪个类。工厂方法让类的实例化推迟到子类中进行。”[1] 创建一个对象常常需要复杂的过程,所以不适合包含在一个复合对象中。创建对象转载 2013-12-03 14:03:04 · 668 阅读 · 0 评论 -
设计模式(九)外观模式Facade(结构型)
1. 概述 外观模式,我们通过外观的包装,使应用程序只能看到外观对象,而不会看到具体的细节对象,这样无疑会降低应用程序的复杂度,并且提高了程序的可维护性。 例子1:一个电源总开关可以控制四盏灯、一个风扇、一台空调和一台电视机的启动和关闭。该电源总开关可以同时控制上述所有电器设备,电源总开关即为该系统的外观模式设计。 2. 问题 为了降低复杂性,常常将系统划分为若干个子转载 2013-12-10 15:16:32 · 526 阅读 · 0 评论 -
设计模式概论
设计模式概论 1. 设计模式 设计模式(Design pattern)是一套被反复使用、多数人知晓的、经过分类编目的、代码设计经验的总结。使用设计模式是为了可重用代码、让代码更容易被他人理解、保证代码可靠性。 毫无疑问,设计模式于己于他人于系统都是多赢的,设计模式使代码编制真正工程化,设计模式是软件工程的基石,如同大厦的一块块砖石一样。转载 2013-12-10 15:39:02 · 661 阅读 · 0 评论 -
设计模式(八)装饰器模式Decorator(结构型)
设计模式(八)装饰器模式Decorator(结构型) 1. 概述 若你从事过面向对象开发,实现给一个类或对象增加行为,使用继承机制,这是所有面向对象语言的一个基本特性。如果已经存在的一个类缺少某些方法,或者须要给方法添加更多的功能(魅力),你也许会仅仅继承这个类来产生一个新类—这建立在额外的代码上。 通过继承一个现有类可以使得子类在拥有自身方法的同时转载 2013-12-10 15:19:12 · 539 阅读 · 0 评论 -
设计模式(三)建造者模式Builder(创建型)
1. 概述 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当遇到一个“复杂的对象”的创建工作,该对象由一定各个部分的子对象用一定的算法构成,由于需求的变化,复杂对象的各个部分经常面临剧烈的变化,但将它们组合在一起的算法相对稳定。 例子1:买肯德基 典型的儿童餐包括一个主食,一个辅食,一杯饮料和一个玩具(例如汉堡、炸鸡、可乐和玩具车)。这些在不同的儿童餐中可以是不同转载 2013-12-11 14:26:45 · 559 阅读 · 0 评论 -
原型模式
定义: 用原型实例指定创建对象的种类,并且通过拷贝这些原型创建新的对象。 Prototype原型模式是一种创建型设计模式,Prototype模式允许一个对象再创建另外一个可定制的对象,根本无需知道任何如何创建的细节,工作原理是:通过将一个原型对象传给那个要发动创建的对象,这个要发动创建的对象通过请求原型对象拷贝它们自己来实施创建。 解决什么问题: 它主要面对的问题是:“某些转载 2013-12-05 17:00:37 · 462 阅读 · 0 评论 -
备忘录模式
定义:在不破坏封装性的前提下,捕获一个对象的内部状态,并在该对象之外保存这个状态。这样就可以将该对象恢复到原先保存的状态 类型:行为类 类图: 我们在编程的时候,经常需要保存对象的中间状态,当需要的时候,可以恢复到这个状态。比如,我们使用Eclipse进行编程时,假如编写失误(例如不小心误删除了几行代码),我们希望返回删除前的状态,便可以使用Ctrl+Z来转载 2013-12-26 16:38:36 · 563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