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知识空间的探索
在数学知识管理(MKM)领域,知识是核心话题,但对于“知识”究竟是什么,却鲜有明确的讨论。虽然在MKM系统的构建中,人们对知识的形式、内容、结构和认识论本质有着特定的直觉,但一直缺乏一个概念模型。本文旨在使这一讨论更加合理,为MKM奠定更坚实的基础,引发MKM研究人员之间的讨论,并将MKM的直觉和话语与其他领域联系起来。
对数学知识的多视角考察
“知识”这一概念受到众多科学学科的研究,不同学科有着不同的视角。有的学科从微观的本体论角度出发,有的从宏观的认识论角度出发,还有的从实用主义角度出发。在数学知识管理领域,实用主义视角似乎占据主导地位,但我们常常会遇到实用主义的局限,不得不跨越不同视角的边界。
对于数学知识,存在多种看待方式。例如,人们经常讨论是应该关注数学对象的本质还是视觉外观,以及如何确定它们之间的界限,因为这些界限似乎是动态变化的。
本文受Seymour Papert的文章《数学教育空间的探索》的启发,开始对数学知识世界进行探索。Papert在文中研究了不同的数学教育方法,并将它们解释为n维空间中的坐标轴,从而建立起它们之间的联系。本文则研究关于知识对象的本质/外观方法,并关注由此产生的知识空间,期望从这个视角发现新的、意想不到的依赖关系和联系。
知识、数据与信息的关系
信息理论认为,数据、信息和知识这三个基本概念是不可互换的。在互联网泡沫时期,人们普遍接受“大量可用数据”、“信息是优质数据”以及“知识由信息创造”的传递性组合,但这种观点并不成立。
由于数据是可视化的,我们还需要考虑另一个概念——“字形”(glyph)。字形是屏幕上的像素(或纸张上的墨点)排列成的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