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 线程

之前介绍了进程是由两个部分构成的,一个是进程内核对象,另一个是地址空间。同样,线程也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


• 一个是线程的内核对象,操作系统用它来对线程实施管理。内核对象也是系统用来存放线程统计信息的地方。


• 另一个是线程堆栈,它用于维护线程在执行代码时需要的所有函数参数和局部变量 。

如果想要创建一个或多个辅助函数,只需要让一个已经在运行的线程来调用C r e a t e T h r e a d:当C r e a t e T h r e a d被调用时,系统创建一个线程内核对象。该线程内核对象不是线程本身,而是操作系统用来管理线程的较小的数据结构。可以将线程内核对象视为由关于线程的统计信息组成的一个小型数据结构。这与进程和进程内核对象之间的关系是相同的。系统从进程的地址空间中分配内存,供线程的堆栈使用。新线程运行的进程环境与创建线程的环境相同。因此,新线程可以访问进程的内核对象的所有句柄、进程中的所有内存和在这个相同的进程中的所有其他线程的堆栈。这使得单个进程中的多个线程确实能够非常容易地互相通信

为什么绝对不要调用操作系统的CreateThread函数,必须调用C/C++运行期库函数_beginthreadex?

标准C运行库在1970年被实现了,由于当时没任何一个操作系统提供对多线程的支持。因此编写标准C运行库的程序员根本没考虑多线程程序使用标准C运行库的情况。比如标准C运行库的全局变量errno。很多运行库中的函数在出错时会将错误代号赋值给这个全局变量,这样可以方便调试。但如果有这样的一个代码片段:

  1. if (system("notepad.exe readme.txt") == -1)  
  2. {  
  3.     switch(errno)  
  4.     {  
  5.         ...//错误处理代码  
  6.     }  
  7. }  

假设某个线程A在执行上面的代码,该线程在调用system()之后且尚未调用switch()语句时另外一个线程B启动了,这个线程B也调用了标准C运行库的函数,不幸的是这个函数执行出错了并将错误代号写入全局变量errno中。这样线程A一旦开始执行switch()语句时,它将访问一个被B线程改动了的errno。这种情况必须要加以避免!因为不单单是这一个变量会出问题,其它像strerror()strtok()tmpnam()gmtime()asctime()等函数也会遇到这种由多个线程访问修改导致的数据覆盖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Windows操作系统提供了这样的一种解决方案——每个线程都将拥有自己专用的一块内存区域来供标准C运行库中所有有需要的函数使用。而且这块内存区域的创建就是由C/C++运行库函数_beginthreadex()来负责的。

大的撒的撒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