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果使用连续变量进行分面,会发生什么情况?
如果使用连续变量进行分面,几乎每一个具体的数值都会分为一个面,分面的版块数过多。
二、在使用facet_grid(drv~cyl)生成的图中,空白单元的意义是什么?它们和以下代码生成的图有什么关系?
ggplot(data=mpg)+
geom_point(mapping=aes(x=drv,y=cyl))
1.空白单元的意义

空白单元的意义是(以左下角空白单元格为例):不存在同时cyl为4,drv为r的观测
2.和以下代码的关系
(图二)
图一将图二中的每一个点扩展成了一个单元,在单元中,横轴为displ,纵轴为hwy,相当于根据displ和hwy中的具体数值,将图二中的重合点抖开了。
三、以下代码会绘制出什么图?.的作用是什么?
ggplot(data = mpg)+
geom_point(mapping = aes(x = displ,y = hwy))+
facet_grid(drv~.)
ggplot(data = mpg)+
geom_point(mapping = aes(x = displ,y = hwy))+
facet_grid(.~cyl)
.的作用是:
如果.位于波浪号的后方,则表示不会在列的水平上进行分面,只在行的水平上,根据波浪号之前的变量来进行分面;
如果.位于波浪号的前方,则表示不会在行的水平上进行分面,只在列的水平上,根据波浪号之后的变量来进行分面;
四、查看本节的第一个分面图:
ggplot(data = mpg)+
geom_point(mapping = aes(x = displ,y = hwy))+
facet_wrap(~class,nrow=2)
与使用图形属性相比,使用分面的优势和劣势分别是什么?如果有一个更大的数据集,你将如何权衡这两种方法的优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