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计算时代

本文探讨了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的发展趋势,重点介绍了这些设备如何通过集成多种功能和服务,如在线邮件、地图导航和即时通信等,来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文中还讨论了智能终端的必备条件和技术特性。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前几天,微软公司给我寄来一份在线邮件移动版(Windows Live Mail beta for Mobile)邀请函。按照邀请函上的指导,我在微软的网站上输入手机号码,然后又打开手机上的Internet浏览器,键入网址 mobile.live.com,几秒钟后,手机屏幕上开始显示出MSN Mobile的页面;随后,一个面向个人服务的微型主页出现在我的手机屏幕上。


        目前,这个MSN Mobile微型主页包括搜索、地图、邮件、即时通信、Blog更新、日历、游戏等12项服务,其中地图搜索与定位服务颇令人着迷。我通过邮政编码和国家 找到了一家位于纽约的咖啡馆和一家中式餐厅。而后,MSN Mobile的本地定位(Local Live Search)服务自动在咖啡馆和餐厅之间画出了一条彩色的行车路线,并在地图下面列出了详细的行车方向和公里数,还给出了诸如“路口向左转,前进1公 里”的提示。除了还不能提供大量文字录入功能外(事实上,手机目前也无法做到这一点),这个微型主页的功能几乎涵盖了大部分人们日常在个人电脑上完成的工 作。


        不过,也不是所有手机都可以享受到这样的服务。如果你的手机只是一部“电话”,屏幕是黑白且阅读短信息时只能显示两行文字,那么你就会失去体验这项全新移 动服务的机会。换句话说,如果你想要体验移动服务,你必须拥有一款智能手机,至少是一款准智能手机,它要能支持MSN Mobile微型主页、具备链接Internet的能力、具有彩色屏幕并且有支持Internet的网络浏览器;同时,手机的屏幕最好足够大,起码要有半 张名片那么大,否则阅读地图时你只能看到一半地图。 


移动计算时代        智能终端发展已经步入拐点(右图)


        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智能手机应该具备3个条件:一颗让手机运行飞快的中央处理器(CPU)、一套移动版本的操作系统、丰富的网络连接接口和巨大的彩色显示 屏。我的手机CPU频率有133M Hz、32M内存、支持1G的扩展存储器,这几乎和一台奔腾电脑的配置相差无几。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智能手机CPU频率已经超过500M Hz,这已经相当于一台奔腾III电脑。拿着这样一部智能手机,好比随身携带了一台个人电脑。


        随着智能手机、PDA等无线智能设备计算能力、网络接入能力及软件应用能力的不断突破,巴掌大小的无线智能设备在IT软硬件企业眼中,开始成为可以招来金山银矿的聚宝盆。


        1999年,Research In Motion(RIM)推出了全球第一款无线电子邮件产品黑莓(Blackberry)。当年,这款产品就为RIM公司带来了7000万美元的收入;到了 2005年,RIM的收入已经达到20亿美元。其实,黑莓只有一个主要的功能——无线收发电子邮件(Push-Email)。不过,在微软公司于2003 年推Windows Mobile操作系统和诺基亚所领导的Symbian系列智能手机大行其道之前,RIM公司仅凭借这一项智能应用就支撑了整个企业的高速发展。


        我们可以简单地把智能手机泛化定义为智能手持设备,再将其划分为单一产品与功能的“前智能时代”与融合产品与应用的“后智能时代”。人们不难发现,即使是 被划入单一产品与功能的黑莓,只因为搭上了智能手持设备的快车,就能赚得盆满钵溢。如今,无线收发电子邮件功能已不再是黑莓独有,融合了搜索、游戏、邮 件、即时通信等功能的智能手持设备已经成为市场新宠。它们迅速蹿红几乎印证了一种说法 ——“所有互联网上的应用,都可以成功地复制到智能手持设备上。”


        去年,微软在推出了在线服务(Live.com)计划后,立刻又将Live.com复制成为Live for Mobile;Google公司也推出了基于智能手持设备的本地搜索、地图业务。微软中国研发集团总裁张亚勤说:“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融合分为两 个阶段:首先是数字化,然后是IP化。”所谓“IP化”就是指各种网络设备无缝地连接在一起,而智能手持设备就是最容易融合网络应用的无线设备。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后智能时代”会出现从智能手机到超级移动个人电脑等各种品目繁多的智能终端产品。上个月,微软在德国CeBIT 2006展会上发布超级移动个人电脑UMPC时,还有人觉得纳闷:“这款预装了Windows精减版操作系统(WinXP Tablet PC Edition)的小砖头,重量近0.5公斤,电池仅能支撑其几十G容量的硬盘几个小时,UMPC有多少实际作用?”直到最近,我在飞机上看到旁边一位商 务人士,拿出一台硕大的笔记本电脑,有些费劲地像用一台台式电脑一样敲打着键盘,而我自己的笔记本电脑的体积比他的还要大,于是,我连从包里把它拿出来的 勇气都没有。那一瞬间,我突然非常想拥有一台UMPC。


        一位业内人士帮助我解答了“想要一台UMPC”的原因——“这是一个个人计算时代,为什么不呢?”

资源下载链接为: https://pan.quark.cn/s/22ca96b7bd39 在 IT 领域,文档格式转换是常见需求,尤其在处理多种文件类型时。本文将聚焦于利用 Java 技术栈,尤其是 Apache POI 和 iTextPDF 库,实现 doc、xls(涵盖 Excel 2003 及 Excel 2007+)以及 txt、图片等格式文件向 PDF 的转换,并实现在线浏览功能。 先从 Apache POI 说起,它是一个强大的 Java 库,专注于处理 Microsoft Office 格式文件,比如 doc 和 xls。Apache POI 提供了 HSSF 和 XSSF 两个 API,其中 HSSF 用于读写老版本的 BIFF8 格式(Excel 97-2003),XSSF 则针对新的 XML 格式(Excel 2007+)。这两个 API 均具备读取和写入工作表、单元格、公式、样式等功能。读取 Excel 文件时,可通过创建 HSSFWorkbook 或 XSSFWorkbook 对象来打开相应格式的文件,进而遍历工作簿中的每个 Sheet,获取行和列数据。写入 Excel 文件时,创建新的 Workbook 对象,添加 Sheet、Row 和 Cell,即可构建新 Excel 文件。 再看 iTextPDF,它是一个用于生成和修改 PDF 文档的 Java 库,拥有丰富的 API。创建 PDF 文档时,借助 Document 对象,可定义页面尺寸、边距等属性来定制 PDF 外观。添加内容方面,可使用 Paragraph、List、Table 等元素将文本、列表和表格加入 PDF,图片可通过 Image 类加载插入。iTextPDF 支持多种字体和样式,可设置文本颜色、大小、样式等。此外,iTextPDF 的 TextRenderer 类能将 HTM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