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108里opengl相关

linux/linuxgdi.cpp里CreateWindowExW的

g_signal_connect(self->m_glArea, "render", G_CALLBACK(onRenderGlTextures), self);

绑定了一个渲染事件回调。
另外有

g_signal_connect(self->m_glArea, "realize", G_CALLBACK(onRealizeGlTextures), self);

绑定了一个gl的初始化事件。

在onRealizeGlTextures里(位于linux/linuxgl.cpp),申请了一个纹理句柄:

glGenTextures(1, &self->m_glTexture); //生成纹理对象的句柄

然后在每次收到渲染回调onRenderGlTextures时,
在这个回调里:

glBindTexture(GL_TEXTURE_2D, self->m_glTexture); 

这句把纹理句柄绑定到当前surface。再通过

self->m_wndProc(self, WM_PAINT, (WPARAM)(self->m_glTexture), 0);

调用MbWebView::onPaint。

在MbWebView::onPaint里有句:

glTexImage2D(GL_TEXTURE_2D, 0, GL_RGBA, m_bitmapByteSize.width(), m_bitmapByteSize.height(), 0, GL_RGBA, GL_UNSIGNED_BYTE, m_bitmapByte);

这句表示把bitmap像素数据传递到OpenGL的纹理对象中。这个纹理对象就是刚才在onRenderGlTextures里提到的glBindTexture绑定的纹理对象(opengl的api设计的比较奇怪,操作的这个对象是直接从之前glBindTexture保存的,而不是作为参数传递到glBindTexture)。


像素数据m_bitmapByte来自SoftwareOutputDeviceWinOrLinux::ResizeDelegated。这是viz线程的函数。每次窗口创建或者resize的时候会创建内存像素矩阵,然后传递给MbWebView层。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FPGA的144输出通道可切换电压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涵盖系统总体架构、FPGA硬件设计、上位机软件设计以及系统集成方案。系统由上位机控制软件(PC端)、FPGA控制核心和高压输出模块(144通道)三部分组成。FPGA硬件设计部分详细描述了Verilog代码实现,包括PWM生成模块、UART通信模块和温度监控模块。硬件设计说明中提及了FPGA选型、PWM生成方式、通信接口、高压输出模块和保护电路的设计要点。上位机软件采用Python编写,实现了设备连接、命令发送、序列控制等功能,并提供了一个图形用户界面(GUI)用于方便的操作和配置。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硬件设计和编程基础的电子工程师、FPGA开发者及科研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适用于需要精确控制多通道电压输出的实验环境或工业应用场景;②帮助用户理解和掌握FPGA在复杂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包括PWM控制、UART通信及多通道信号处理;③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可扩展的平台,用于测试和验证不同的电压源控制算法和策略。 阅读建议:由于涉及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内容,建议读者先熟悉FPGA基础知识和Verilog语言,同时具备一定的Python编程经验。在阅读过程中,应结合硬件电路图和代码注释,逐步理解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此外,实际动手搭建和调试该系统将有助于加深对整个设计的理解。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