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数据库事物隔离级别
这个想必每个程序员都很早就知道了,但是我其实并没有真正搞清楚。网络上的很多文章也没说清楚。以下内容个人觉得还是比较好理解的:
事务隔离级别(transaction isolation levels ):隔离级别就是对对事务并发控制的等级。ANSI / ISO SQL 将其分为串行化(SERIALIZABLE)、可重复读(REPEATABLE READ)、读已提交(READ COMMITED)、读未提交(READ UNCOMMITED)四个等级。为了实现隔离级别通常数据库采用锁(Lock)。一般在编程的时候只需要设置隔离等级,至于具体采用什么锁则由数据库来设置。首先介绍四种等级,然后举例解释后面三个等级(可重复读、读已提交、读未提交)中会出现的并发问题。
串行化(SERIALIZABLE):所有事务都一个接一个地串行执行,这样可以避免幻读(phantom reads)。对于基于锁来实现并发控制的数据库来说,串行化要求在执行范围查询(如选取年龄在10到30之间的用户)的时候,需要获取范围锁(range lock)。如果不是基于锁实现并发控制的数据库,则检查到有违反串行操作的事务时,需要滚回该事务。
可重复读(REPEATABLE READ):所有被Select获取的数据都不能被修改,这样就可以避免一个事务前后读取数据不一致的情况。但是却没有办法控制幻读,因为这个时候其他事务不能更改所选的数据,但是可以增加数据,因为前一个事务没有范围锁。
读已提交(READ COMMITED):被读取的数据可以被其他事务修改。这样就可能导致不可重复读。也就是说,事务的读取数据的时候获取读锁,但是读完之后立即释放(不需要等到事务结束),而写锁则是事务提交之后才释放。释放读锁之后,就可能被其他事物修改数据。该等级也是SQL Server默认的隔离等级。
读未提交(READ UNCOMMITED):这是最低的隔离等级,允许其他事务看到没有提交的数据。这种等级会导致脏读(Dirty Read)。
综上述,可以等到下面的表格:
隔离等级 | 脏读 | 不可重复读 | 幻读 |
读未提交 | YES | YES | YES |
读已提交 | NO | YES | YES |
可重复读 | NO | NO | YES |
串行化 | NO | NO | NO |
注:事物隔离级别是依据一个事物进行查询(Select,可能是一次或多次)时的数据是否“正确”为依据而定义的。(理解)
补充:
1、脏读:事物一读到了事物二尚未提交的数据(如果事物二失败回滚的情况下,则事物一读到的数据则是无效的,或者说垃圾)
产生级别:读未提交
解决需要级别: 读已提交
2、不可重复读:事物一在二次或多次读取数据时,读到了不同的数据。原因是事物二在中间修改了其中的数据。
产生级别:读已提交
解决需要级别: 可重复读
3、幻读: 事物一修改了部分数据,事物二添加了新的并且符合事物一的条件的数据。造成事物一发现有新的数据没有修改,称幻觉。
产生级别: 可重复读
解决需要级别:串行化
各大数据库默认隔离级别:
Oracle:Read Committed
SQL Server:Read Committed
MySql:( InnoDB ) Repeatable Read
二 高级基础知识理论
1.触发器的作用?
答:触发器是一中特殊的存储过程,主要是通过事件来触发而被执行的。它可以强化约束,来维护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可以跟踪数据库内的操作从而不允许未经许可的更新和变化。可以联级运算。如,某表上的触发器上包含对另一个表的数据操作,而该操作又会导致该表触发器被触发。
2。什么是存储过程?用什么来调用?
答:存储过程是一个预编译的SQL语句,优点是允许模块化的设计,就是说只需创建一次,以后在该程序中就可以调用多次。如果某次操作需要执行多次SQL,使用存储过程比单纯SQL语句执行要快。可以用一个命令对象来调用存储过程。
3。索引的作用?和它的优点缺点是什么?
答:索引就一种特殊的查询表,数据库的搜索引擎可以利用它加速对数据的检索。它很类似与现实生活中书的目录,不需要查询整本书内容就可以找到想要的数据。索引可以是唯一的,创建索引允许指定单个列或者是多个列。缺点是它减慢了数据录入的速度,同时也增加了数据库的尺寸大小。
3。什么是内存泄漏?
答:一般我们所说的内存泄漏指的是堆内存的泄漏。堆内存是程序从堆中为其分配的,大小任意的,使用完后要显示释放内存。当应用程序用关键字new等创建对象时,就从堆中为它分配一块内存,使用完后程序调用free或者delete释放该内存,否则就说该内存就不能被使用,我们就说该内存被泄漏了。
4。维护数据库的完整性和一致性,你喜欢用触发器还是自写业务逻辑?为什么?
答:我是这样做的,尽可能使用约束,如check,主键,外键,非空字段等来约束,这样做效率最高,也最方便。其次是使用触发器,这种方法可以保证,无论什么业务系统访问数据库都可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新和一致性。最后考虑的是自写业务逻辑,但这样做麻烦,编程复杂,效率低下。
5。什么是事务?什么是锁?
答:事务就是被绑定在一起作为一个逻辑工作单元的SQL语句分组,如果任何一个语句操作失败那么整个操作就被失败,以后操作就会回滚到操作前状态,或者是上有个节点。为了确保要么执行,要么不执行,就可以使用事务。要将有组语句作为事务考虑,就需要通过ACID测试,即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
锁:在所以的DBMS中,锁是实现事务的关键,锁可以保证事务的完整性和并发性。与现实生活中锁一样,它可以使某些数据的拥有者,在某段时间内不能使用某些数据或数据结构。当然锁还分级别的。
6。什么叫视图?游标是什么?
答:视图是一种虚拟的表,具有和物理表相同的功能。可以对视图进行增,改,查,操作,试图通常是有一个表或者多个表的行或列的子集。对视图的修改不影响基本表。它使得我们获取数据更容易,相比多表查询。
游标:是对查询出来的结果集作为一个单元来有效的处理。游标可以定在该单元中的特定行,从结果集的当前行检索一行或多行。可以对结果集当前行做修改。一般不使用游标,但是需要逐条处理数据的时候,游标显得十分重要。
7 NULL是什么意思?
NULL(空)这个值是数据库世界里一个非常难缠的东西,所以有不少应聘者会在这个问题上跌跟头您也不要觉得意外。 NULL这个值表示UNKNOWN(未知):它不表示“”(空字符串)。假设您的SQL Server数据库里有ANSI_NULLS,当然在默认情况下会有,对NULL这个值的任何比较都会生产一个NULL值。您不能把任何值与一个 UNKNOWN值进行比较,并在逻辑上希望获得一个答案。您必须使用IS NULL操作符。
三 SQL语句简介(DQL,DDL,DML,DCL,TCL)
1.数据查询语句(data query language) DQL
这是数据库操作中最常用、最重要的一类。这类语句的作用就是将数据库中数据按自己的需求,有条理的整理出来,包含select语句
常用的技巧还包括:SQL中在select语句中使用算术运算符
在select语句中使用连接字符串
SQL中为select语句中增加别名(Alias)
在select语句中增加提示型文字
使用like关键字
使用转义字符(换码符)
使用distinct关键字来压缩SQL语句中的select查询结果
使用in关键字来选择SQL语句中的select查询结果
2.数据定义语句(data define language) DDL
这类语句是用来建立数据库基本组件的,例如建立表,建立视图等等。包含create语句、drop语句、alter语句。
3.数据操作语句(data manipulate language)DML
这类语句的作用是根据需要写入、删除、更新数据库中的数据。主要包括Insert语句,delete语句,update语
4.数据控制语句(data control language)DCL
这类语句主要用来实现用户的权限授予或者取消,保证数据的安全性。主要包括(
如Grant(授权)语句、Revoke(撤消)语句、Deny(拒绝)语句。
5.事物控制语句(Transaction control language)TCL
这类语句主要是用来控制事物的动作。主要包含commit语句,rollback语句,setpoint语句。
参考文献:http://blog.youkuaiyun.com/willfcareer/article/details/582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