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数据中台的主要工作就是输出数据指标。数据中台要对接公司内部的多条产品线,每条产品线都会定期提一些数据需求,随着数据中台和各条产品线的合作越来越紧密,每条产品线都会积累很多指标。
随着时间和产品线的增加,有个问题会凸显出来:数据中台的开发资源很快会满足不了业务部门日益增加的越来越多的需求。另外,每个部门、每个人的需求都是各种各样的,无论怎么做都无法满足所有的需求。
数据中台的每个数据指标的开发都涉及到多个步骤、多个角色,如果每个数据指标都按照上文定义的那套流程,每个数据指标的开发周期会很长,不能满足互联网产品快速迭代的需求。
我们在实战项目中确实也遇到了这个问题。一般来说,数据中台的迭代周期至少需要两周,而业务线普通功能的开发只需要一周,这样数据分析模块就会滞后一周左右,所以我们决定引入一套自助分析的工具,这样数据中台只需要负责数据指标的计算——也就是模型设计和数据开发,把最终的计算结果和自助分析工具结合,产品/运营人员就可以通过拖曳的方式形成自己的看板。
一些特殊的需求可以让后端开发工程师和前端开发工程师参与,这样后端开发工程师和前端开发工程师可以做一些其他大模块的开发。
按照之前的流程,每个数据指标的开发都需要架构师、项目经理、产品经理、模型设计师、数据开发工程师、后端开发工程师、前端开发工程师、测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