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远程IP地址
%A - 本地IP地址
%b - 除了HTTP头外的字节数, 如果为0用-表示
%B - 除了HTTP头外的字节数
%h - 远程主机名 (如果解释主机失败则显示IP地址)
%H - 请求的协议
%l - Remote logical username from identd (always returns '-')
%m - 请求方式 (GET, POST, etc.)
%p - 接受本次请求的本地端口
%q - 查询字符串(prepended with a '?' if it exists)
%r - 请求的第一行 (方式和请求URI)
%s - 响应的HTTP状态码
%S - 用户SessionID
%t - 日期和时间, 使用公用日志格式
%u - Remote user that was authenticated (if any), else '-'
%U - 被请求的URL路径
%v - 本地服务器名
%D - 开始处理请求的时间, 毫秒数
%T - 开始处理请求的时间, in seconds
%A - 本地IP地址
%b - 除了HTTP头外的字节数, 如果为0用-表示
%B - 除了HTTP头外的字节数
%h - 远程主机名 (如果解释主机失败则显示IP地址)
%H - 请求的协议
%l - Remote logical username from identd (always returns '-')
%m - 请求方式 (GET, POST, etc.)
%p - 接受本次请求的本地端口
%q - 查询字符串(prepended with a '?' if it exists)
%r - 请求的第一行 (方式和请求URI)
%s - 响应的HTTP状态码
%S - 用户SessionID
%t - 日期和时间, 使用公用日志格式
%u - Remote user that was authenticated (if any), else '-'
%U - 被请求的URL路径
%v - 本地服务器名
%D - 开始处理请求的时间, 毫秒数
%T - 开始处理请求的时间, in seconds

本文详细介绍了HTTP日志中各种变量的含义,如远程IP地址、本地IP地址、请求方式等,帮助读者理解如何通过这些变量来分析和解读HTTP日志。
262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