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抽象类(abstract)
当父类的一些方法不能确定时,可以用 abstract 关键字来修饰该方法,这个方法就是抽象方法,用 abstract 来修饰类,就是抽象类。
abstract class Animal {
String name;
int age;
abstract public void cry();
}
1.1 基本介绍
-
用 abstract 关键字来修饰一个类时,这个类就叫抽象类
/* 访问修饰符 abstract 类名 { } */
-
用 abstract 关键字来修饰一个方法时,这个方法就是抽象方法
/* 访问修饰符 abstract 返回类型 方法名(参数列表); //注意抽象方法没有方法体 */
-
抽象类的价值更多作用是在于设计,是设计好之后,让子类继承并实现。简单来说,就是起一个占位作用。
1.2 抽象类使用注意事项及细节
-
抽象类不能被实例化。
-
抽象类不一定要包含 abstract 方法,也就是说,抽象类可以没有 abstract 方法
-
一旦包含了 abstract 方法,则这个方法必须声明为 abstract
-
abstract 只能修饰类和方法,不能修饰属性和其它的。
-
抽象类可以有任意成员[抽象类的本质还是类,具有类的属性],比如:非抽象方法、构造器、静态属性等
-
抽象方法不能有主体,即不能实现。
abstract void aa();//即不能有大括号
-
如果一个类继承了抽象类,则它必须要实现抽象类的所有抽象方法,除非它自己也声明为 abstract 类。
-
抽象方法不能使用 private、final 和 static 来修饰,因为这些关键字都是和重写相违背的。即,如果使用了,private、final 和 static 进行修饰,则子类无法进行重写该方法,而子类又必须要实现父类抽象方法。
2 接口(interface)
2.1 基本介绍
接口就是给出一些没有实现的方法,封装到一起,到某个类要使用的时候,再根据具体情况把这些方法写出来。
语法:
/*
interface 接口名 {
//属性
//抽象方法
}
class 类名 implements 接口名 {
自己属性;
自己方法;
必须实现的接口的抽象方法
}
总结: 接口是更加抽象的抽象的类,抽象类里的方法可以有方法体,接口里的所有方法都没有方体[jdk 7.0]。接口体现了程序设计的多态和高内聚低耦合的设计思想。
特别说明:jdk 8.0 后接口类可以有静态方法,默认方法,也就是说接口中可以有方法的具体实现。
interface A {
default void cry(){
//必须使用 default 才可以实现,jdk 要为 8.0 之后的版本
System.out.println("hhh");
}
static void say(){
System.out.println("say()"); //同上,使用 static
}
}
2.2 注意事项
- 接口不能被实例化
- 接口中所有的方法是 public 方法,接口中抽象方法,可以不用 abstract 修饰:
interface A {
void a();
//实际上是
// public abstract void a();
}
- 一个普通类实现接口,就必须将该接口的所有方法都实现
- 抽象类实现接口,可以不用实现接口的方法。
- 一个类可以同时实现多个接口
interface A {}
interface B {}
class C implements A,B {}
-
接口中的属性,只能是 final ,而且是 public static final 修饰符。比如:
int a = 1;
实际上是:public static final int a = 1;
(必须初始化) -
接口中属性的访问形式:接口名.属性名
-
接口不能继承其他的类,但是可以继承多个别的接口:
interface B{} interface C{} interface A extends B,C{ }
-
接口的修饰符只能是 public 和默认,这点和类的修饰符是一样的。
3 接口的多态性
- 看一个例子:
interface A {//接口
void say();
}
class B implements A {//B类实现接口A
public void say() {
System.out.println("我是B");
}
}
class C implements A {//C类实现接口A
public void say() {
System.out.println("我是A");
}
}
class D {
public void work(A a) {
a.say();
}
}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B b = new B();
C c = new C();
D d = new D();
d.work(b);//动态绑定机制
d.work(c);
}
}
在上面的例子中,A a 既可以接收 B 类对象,又可以接收 C 类对象。
- 多态数组:
A a[] = new A[2];
a[0] = new B();
a[1] = new C();
- 接口存在 多态传递 现象
interface A {
}
class B implements A {
}
class C extends B {
}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ian(String[] args) {
C c = new C();
A a =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