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云平台重大问题的分析方法

本文探讨了容器云平台中遇到的问题分析与解决流程,包括问题的分析、定位、复现和排除。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如何利用简单化原则、时间点、上下文和环境场景来解决容器平台中的问题,例如容器重启、CLOSE-WAIT状态和程序hang住等。同时强调了故障事件统计和软件变更时间点在定位问题中的作用,并提到了内存泄漏的排查方法,如使用pprof工具和理解Go运行时内存回收机制。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摘要】在容器平台中,我们除了会涉及操作系统层面的知识,还会涉及容器存储、容器网络、容器日志管理及监控告警、CI/CD(持续集成/持续交付)等相关领域的技术。每个领域都有可能是问题的产生点,只有在分析定位出具体点时,我们才好依据该技术相关工具或者阅读源码来解决它。

前言

随着容器技术的出现,我们开发出的应用程序才可以真正实现开发运维一体化的愿景,因为它比传统虚拟机定义了更具标准化的打包方式及更轻量级的运行状态。当业务很多时,如果我们只在一台主机上部署就不能满足业务的高可用、负载的可扩容性等需求,这时就需要我们在多台主机上部署,因此出现了集群化、分布式等技术。

那我们如何在这些主机上更高效的管理这些容器,并以某些方式暴露所部署的应用服务?这就需要用到容器编排技术了,因此从2014年开始,容器领域就诞生了以Mesos、Docker Swarm及Kubernetes为代表的容器编排系统。在过去这几年间,容器编排技术已经呈现出“三国鼎立”之态势,各有个的用户群体,各有个的活动社区,但2017年至今Kubernetes已经成为真正的领导者。一种新的技术的兴起,注定会带动围绕其出现的其他新技术的崛起,这包括了容器存储、容器网络、容器日志管理及监控告警、CI/CD(持续集成/持续交付)等相关领域的技术,从而构成了我们今天火热的容器生态圈。

在容器编排技术之上,我们为了更好的让开发者使用这个编排系统,就有了容器平台的出现,典型开源代表都包括CI/CD、灰度发布、滚动升级、自动扩缩容、租户管理、安全认证等等功能模块。每一个模块也都涌现出了很多新的技术代表,这些又构成了我们今天大势宣传的云原生技术。

那这么多新技术组合在一起,当我们的容器平台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米朵儿技术屋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